他還是去三區(qū)的食堂轉轉,說不定今天能蹭頓羊肉湯。
姜淳于出了基地的門,一路往市區(qū)開。
從這里到市區(qū)來回要四個多小時的路程,因為天氣冷,車又是敞篷的,其實開車的滋味并不好。
下山的時候路上遇到兩個老鄉(xiāng),姜淳于按了按喇叭,對方?jīng)]讓開,反而伸手攔車。
“老鄉(xiāng),去哪?”姜淳于慢慢停下車。
要是前兩年,基地剛建立的時候,這些老鄉(xiāng)無論如何都不會坐基地的車子。
這幾年,基地穩(wěn)固發(fā)展,周圍也不少村民進基地做了工人。
基地的車子進進出出,偶爾遇上,路上只要你招手,有位置的話都會停下帶一程。
慢慢的,這些往山外去的老鄉(xiāng),好像也習慣了基地帶來的便捷。
“去鄉(xiāng)里。”
兩個老鄉(xiāng)都是當?shù)氐膵D女,一個五十多歲,一個三十多歲。
其實姜淳于看當?shù)卮迕竦哪挲g基本上不準,因為區(qū)別很大,所以她現(xiàn)在猜測的是她們所呈現(xiàn)出來的年齡。
“上車吧?!?/p>
等上了車,姜淳于才發(fā)現(xiàn),那個年輕的婦女背簍里還背著個孩子。
“怎么啦?”
姜淳于看孩子用嬰兒包被裹著,年輕的女人從背簍里把孩子抱出來,攏了攏被子緊緊將他貼在懷里。
“是不是病了?!?/p>
年輕的嫂子點了點頭,聲音里都帶著哭腔:“孩子發(fā)燒,燒的燙手。”
“什么時候開始發(fā)燒的?”
說著,姜淳于把自己蓋在腿上的毯子遞給她,“給孩子擋著點風?!?/p>
“昨天下午就開始發(fā)熱了?!?/p>
女人道謝著從后面把毯子接了過去,將毯子細心地包裹在裹著孩子的被子外面。然后小心翼翼地,在孩子的腦袋處,撥了一條縫隙出來。
姜淳于給的毯子又軟又大,剛好能把孩子緊緊包裹住。
柔軟的毛毯觸碰到身上,帶起的暖意讓這位媽媽紅了眼眶。
“吃藥了嗎?”
“沒有?!?/p>
“我掉頭送你們去廠里吧,廠里有醫(yī)務室,十幾分鐘就能到。”
“不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