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趙長啟回來,讓姜淳于務(wù)必再寫三幅,不然大家都不愿意。
“又不是過年,他們要那么多對聯(lián)做什么?”不但姜淳于好奇,陸超云幾個也好奇。
趙長啟婉轉(zhuǎn)道:“他們說婉婉本事大,寫的對聯(lián)也好,多要一幅,留著過年貼?!?/p>
其實那些船長是覺得這個“喬婉婉”簡直是福星,給他們改的漁網(wǎng)簡直太有用了。
這一趟航行,也是順風(fēng)順?biāo)?,雖然遇到了風(fēng)暴,但是人員物資根本沒有損失,這就很難得。
他們還想要姜淳于寫些:船頭壓浪、木船光彩,風(fēng)順船安這些橫楣。
還有的要姜淳于給他們大桅寫:大將軍八面威風(fēng)。給二桅寫二將軍開路先鋒、二將軍日行千里這些。
趙長啟覺得他們得寸進尺,直接沒答應(yīng)。
從大桅寫到五桅,再加上船尾欄板、艙室、灶臺。
姜淳于就是在這寫一天,估計也就勉強夠他們六條船貼的。
趙長啟拍板:“再給他們寫三幅對聯(lián),再把橫批都寫了,其余的你不用管?!?/p>
姜淳于能說什么,寫唄,反正也不差這一點。
等趙長啟幾個拿著對聯(lián)去送的時候,幾條貨船上都貼上了紅底黑字的對聯(lián)。
在碼頭上,六條排在一起的大船原本不算顯眼,但是個個船上對著碼頭這一面都貼了紅色的對聯(lián),那就分外惹眼。
只要是國人,就沒有不認(rèn)識對聯(lián)的。
那可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只有新年或者家中有喜事才會貼。
這個時候,不年不節(jié),貼著對聯(lián)的大船出現(xiàn),其它國家的人只覺得好奇,而我們國家的人肯定要過來看一眼。
膽子大的肯定會過來問一問。
那種在海外遇到同胞的心情,肯定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特別是這個時候,能在海外的,要么是留學(xué)生,要么就是晚清的華人勞工。
這些曾被當(dāng)“豬仔”與“豬花”,賣到了世界各地的,一直有家不能回的可憐人。
弱國無外交。
當(dāng)一個國家連自己的子民都無法庇佑,晚清時候的四億勤勞人民,就成了列強眼中的肥肉。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國土被人侵占,國民被當(dāng)做豬仔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