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淳于小跑著追上大哥,憨笑道:“大哥,這就是羊皮筏啊?!?/p>
這東西據(jù)說來源很古老,一開始是把人裝在羊皮里渡河,后來就發(fā)展成羊皮筏。
“縫革囊為船”,“泛皮船兮渡繩橋,來自鄂州道路遙”,“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于水。
說的都是這邊的羊皮筏,或者是牛皮筏。
大哥一臉的驕傲:“對呀,我爺做的,你沒見過嗎?”
說著話的功夫,大哥“砰”的一聲把羊皮筏扔進水里,順手扯了一旁的幾張墊子鋪在上面。
姜淳于老老實實地?fù)u頭:“沒見過,這東西弄一個很不容易吧?!?/p>
姜淳于數(shù)了數(shù),就大哥這一個羊皮筏,就用了四十多個羊皮,這代價有點大啊。
“沒啥不容易的,我們這羊皮筏多?!?/p>
提起羊皮筏,大哥話都多了起來,“我見過最大的羊皮筏,用六百多只羊皮袋扎起來的。長22米,寬七米,前后三把漿,載重能達二三十噸。我這還算是小的呢。”
大哥還教姜淳于怎么做羊皮筏:“先要從羊頸部開口,慢慢滴,要將整個皮囫圇個兒褪下來,一點也不能破……剝下整張羊皮后,用鹽水脫毛,再用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頸……”
姜淳于能聽出,大哥說的很詳細(xì),他是真的想把她教會。
姜淳于看著大哥把羊一只只搬到羊皮筏上,然后拴在上面,防止掉落。
最后,大哥留出兩個位置,招呼姜淳于上去:“來,兄弟,坐這里,我?guī)汴J河關(guān)?!?/p>
姜淳于準(zhǔn)備上去的時候,大哥又提醒,“慢點哦,不要猛勁上跳,輕點踩?!?/p>
等姜淳于坐下,大哥丟了根繩子給姜淳于:“抓緊,有浪的話不要怕別慌,也不能亂動哦。”
大哥千叮嚀萬囑咐,深怕姜淳于沒坐過這羊皮筏,到時候大驚小怪,再把筏子給弄翻了。
筏子翻了沒事,關(guān)鍵上面還有一百多只羊呢。
姜淳于穩(wěn)穩(wěn)踏上筏子,坐下,聽大哥的話,一只手拽著身子,一只手從羊肚子下伸進去,拽著木桿。
見姜淳于這么穩(wěn),大哥也放下心來。
大哥和姜淳于吹牛,說他八歲就跟著祖父賣羊,十歲就敢一個人撐著羊皮筏橫渡黃河。
成親后,祖父和父親都留在家里養(yǎng)羊喂羊,他帶著媳婦趕大集,買小羊羔。
等到他婆娘肚子里有了崽,就要在家休息照看崽子,到時候只能他兄弟陪他趕集。
從這往下游過去,一路很順利。
姜淳于坐在羊皮筏上聽著大哥侃大山,看著周圍的景色,心情都變得舒暢起來。
橫渡黃河也不過用了十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