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七摸了又摸,要不是看見倉庫還有幾十盒一模一樣的,他真有些舍不得拿去送人。
自己留著多好。
這些精致禮盒外包裝肯定不適合拿出來,不過姜淳于找到了替代品,直接用現(xiàn)在外匯商店有的紅色皮箱來裝。
下面鋪幾層柔軟的細棉布,可以給嬰幼兒做衣服或者做尿布用。
然后被子、衣服、鞋襪一層層放上去,最后放上大紅色的披風。
披風上,姜淳于又給放了精致好看的撥浪鼓。
姜淳于一邊拆外包裝一邊問:“還要帶什么?”
林小七還真送過產婦禮,多少還是懂點的:“這些都是給孩子準備的,我記得還要送老母雞、雞蛋、紅糖、棗子這些。上次我還拿了些燕窩阿膠在一樓,也帶些去吧?!?/p>
“雞和蛋就算了,陳家應該不缺雞和蛋?!苯居谡酒鹕?,“你去拿點阿膠和燕窩,我去看看上次曬的紅棗和桂圓也帶些?!?/p>
紅棗、桂圓空間就有,都是空間自己產然后曬干的,肯定要比外面的好。
“行。”
林小七也不想拎兩只老母雞上門,他先跑下樓把上次從大院拿的燕窩阿膠拿了兩盒出來。
這些都是老爺子給他的,說家里沒人吃,讓他拿走送人。
其實就是讓他拿給姜淳于的,不過那時候姜淳于在國外,林小七就沒想起來。
而且他們年輕,平常也沒那個仔細勁去燉燕窩阿膠這些。
先放著吧,說不定年齡大了,就有那個心情了呢。
姜淳于各拿了一袋紅棗和桂圓,又添了七八個赤嘴魚膠在里面,每個都七八兩左右,大部分都是母膠和老膠。
這是她在港城買的,還買了不少,足足五大筐。
姜淳于其實不懂這些,她也是聽人說,母膠適合熬湯,老膠最滋補。
當時看見有人賣魚膠的時候原本沒在意,后來聽人說當地生了閨女之后,都會買花膠囤起來,專門留著給閨女做陪嫁。
在當地,嫁妝再怎么披金帶銀的,都還不如一籮筐魚膠來得值錢!
既然是好東西,姜淳于當然不能放過,所以她買了足足五大筐,都堆在空間里。
等她有了女兒,以后出嫁,她也給女兒陪嫁魚膠。
兩人拎著一堆東西上車,車子直奔東四婦產醫(yī)院。
等到姜淳于和林小七大包小包地上樓,直接被護士攔在門口不讓進
主要她們帶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紅棗和桂圓就是兩大袋,都是半人高的糧食袋子,再加上一個可以當嫁妝的紅皮箱子,一袋子魚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