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往三韓之地的漢人并不知道大漢已經停止和親,更不知道匈奴人已經被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導致目支部獲取了錯誤的情報?!?/p>
說話時,衛(wèi)青的語氣中帶著點小驕傲,大漢的勝利中有他出的一份力。
大殿內,百官們此時的心情終于好了一些,蠻夷就是蠻夷,消息如此落后,活該給李廣送人頭。
“陛下,蠻夷畏威而不懷德,李廣將軍只打擊了目支部的人,其他部落的人還不知道大漢的厲害,以后難免再發(fā)生類似事情。
為了保障金銀運輸的安全,臣建議在當地建立城池。”
衛(wèi)青再次說出自己的建議,這次沒有人立即表示反對,一句軟弱可欺,殺傷力確實巨大。
“建立城池的話,會不會耗費太大,既然我們的飛剪船速度飛快,能否迅速通過半島沿線,不給他們偷襲的機會。
這樣一來,既能保證安全,又能減少朝廷的消耗?!?/p>
倪寬不太贊同直接出兵,打贏了又怎樣,蠻夷之地獲取不到任何好處,勞民傷財,破壞大漢如今的休養(yǎng)生息。
“半島沿線的航程,占據整體航程的一半以上,進行補給只是一方面因素,也確實可以不進行補給,直接抵達東萊郡。”
李廣現身說法,飛剪船的速度確實快,船上的物資足以支撐直接航行到東萊郡。
“但海上不比陸地,天氣復雜多變,為了保證安全,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需要靠岸停泊,躲避風浪,等情況好轉后再出發(fā)。
要是有人對此有疑問,可以跟著一起往返兩次,親身體驗后就能知道了?!?/p>
在一望無際的大海面前,大漢最龐大的船只也不過是滄海一粟,只有沿著海岸線航行才能讓人多幾分安全感。
一番商討后,運輸船的安全問題壓過一切,沉甸甸的金銀壓倒一切反對理由。
“大漢在半島建立城池,并不一定要和他們開戰(zhàn),也可以與之通商,互通往來?!?/p>
陸鳴的話一出口,頓時引發(fā)一陣反駁。
“富民侯,三韓之地才有多少人口,一群未開化的蠻夷罷了,能買得起什么?”
大漢一個郡的人口可能比他們所有部落加在一起都多,他們不僅人口少,還貧窮,怎么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