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諸位大臣你們說,就沖著這一個原因,咱們大明難道不應(yīng)該派駐兵嗎?”
夏元吉、楊士奇可是在現(xiàn)代社會待過一個多星期的人。
見識過現(xiàn)代社會的種種,想大力發(fā)展工業(yè),建設(shè)大明的心,強的不要不要的。
朱棣往海外派駐軍的事,正是他們心中所想,怎么可能不支持呢?
盡管有楊士奇、夏元吉、姚廣孝、朱勇、柳升等眾多大臣齊心協(xié)力地支持,但朱棣并沒有讓太子朱高熾、汗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參加這次朝會。
因此,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人心中仍然充滿了疑慮,朝堂之上的爭論之聲也是此起彼伏,難以平息。
面對眾人的質(zhì)疑和爭論,朱棣抬起手來,示意大家安靜。
他的目光堅定而沉穩(wěn),沉聲說道:“朕心意已決,海外駐兵儀式對于大明的未來興衰至關(guān)重要;朕深知其中的操作必定會遇到諸多困難,但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代,這個險值得一冒?!?/p>
接著,朱棣繼續(xù)說道:“朕會妥善安排一切,確保大明境內(nèi)的防務(wù)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同時,朕也會謹慎處理與各國的關(guān)系,絕不會讓大明陷入不必要的麻煩之中。”
朱棣可不是那種好說話的皇帝,他的強硬和果斷在歷史上都是出了名的。
面對他如此堅決的態(tài)度,那些原本持反對意見的人雖然心中仍有擔憂,但也實在無力再強行阻攔下去了。
朱棣見狀,立刻趁熱打鐵,下達了一系列命令。
他下令成立一個專門的籌備小組,負責全面統(tǒng)籌這次海外駐兵計劃的各項事宜。
這個小組的負責人是戶部尚書夏原吉,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豐富的經(jīng)驗,被委以重任,負責資源的調(diào)配和各部門的管理。
同時,朱棣還特別指定兵部侍郎代兵部尚書方賓負責挑選派往海外駐兵的軍隊。
此外,楊士奇和李景隆將負責與各國進行溝通和協(xié)調(diào),傳達大明駐兵的意圖,并盡力以和平友好的方式推進這一計劃。
“退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伴隨著如洪鐘般的退朝之聲響起,想必諸事皆已安排妥當,朱棣面帶微笑的離開大殿。
退朝后,夏原吉正欲出宮歸家,吏部尚書蹇義卻如離弦之箭般疾步上前,死死扯住他的衣袖。
蹇義滿臉狐疑,如審訊犯人般沉聲問道:“維喆,夏大人,我最知你了,你平素對鄭和下西洋之事多有保留,認為此舉勞民傷財;而今陛下欲往海外派駐軍隊,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較下西洋有過之而無不及,你為何如此輕易便應(yīng)允了呢?國庫空虛,你最為知曉??!”
話音剛落,禮部尚書呂震,刑部尚書吳中,工部尚書宋禮也紛紛圍了過來,將夏元吉緊緊地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