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和夏原吉在現代生活過一個星期,這一星期,可謂是大開眼界。
他們觀看過大量的視頻資料,了解了現代軍人的職責和使命。
他們驚訝地發(fā)現,現代軍人不僅肩負著保衛(wèi)國家安全、守護國家邊境的重任,還在維護社會安定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更為令人欽佩的是,軍人在面對各種自然災害和突發(fā)事件時,總是毫不猶豫地投身到救災搶險工作中,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守護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楊士奇和夏原吉對現代軍人充滿了敬意。
他們深切感受到,國人對軍人的認可度極高,對軍人有著一種莫名的尊重和信任。
這種情感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源于軍人在平日里的辛勤付出和關鍵時刻的挺身而出。
這在大明是沒有的。
朱高熾談到土地丈量讓軍人加入,楊士奇和夏原吉都認為,讓軍人參與其中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他們深知土地對于農民的重要性,而準確的土地丈量,是保障農民權益的關鍵,有軍人的加持,很多人也不敢輕舉妄動。
在朱棣登基初期,雖然實行了“三保田”政策,旨在確保每戶農民都能保有自己的永續(xù)田地、宅基地和臨時承包地,從而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權益,避免土地所有權過度集中。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不良現象逐漸浮現。地主們通過高息借貸等手段,迫使農民抵押土地,最終將其吞并;
還有些地主勾結官府,篡改地契或超額征稅,導致農民破產;
更有甚者,權貴們利用地方勢力強占土地,這些行為在朱棣后期變得愈發(fā)猖獗。
不僅農民的土地被大量吞并,朱棣所推行的軍屯制度在后期也遭到了官員和豪強的嚴重侵占。
這導致原本就貧窮的軍士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耕地,生活變得更加艱難。
朱棣在現代時曾閱讀過相關的史書,深知自己所推行的農業(yè)政策雖然在短期內可能會維持相對的平穩(wěn),但從根本上并未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這一嚴重問題。
基于這樣的認識,朱棣下定決心要重新丈量土地,以確保政策的執(zhí)行不會被鉆空子,同時也要盡可能地避免階級矛盾的激化。
日子一天天過去,朱高熾依舊每天都忙碌于國事之中,偶爾有閑暇時間,他還是會與楊士奇、夏原吉等人聚在一起,調侃一下朱棣等人去現代學習飛機駕駛的事情。
楊士奇和夏原吉也隨聲附和,紛紛表示朱棣對學習開飛機和跳傘的熱情實在是高漲。
朱棣每天上完早朝,就帶著朱高燧等人去現代學習。
朱棣的原本只是想著學會開飛機和跳傘,但后來想法可不僅僅局限于此,學習欲望愈發(fā)強烈,想要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而且,朱棣希望大家在開飛機方面的水平能夠更上一層樓,所以他延長在現代的學習時間,力求讓每個人都能熟練掌握飛行技巧。
盡管不需要考取相關證書,但朱棣仍然堅持讓所有人都參加考核,只有通過考核,才能結束在現代的學習之旅。
得知朱棣現代學習的最后一天,朱高熾早早在朱瞻基寢宮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