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5章
百丈女神
…
初聽之時有所不了解,但是認真聽講過后,楊婉也認識到了這其中的不同之處。
帝國并非無敵,也并非能夠永存。
“殿下若有此心,也當以謹慎為主,昔日武帝之事,亦有其后果,當見而借鑒之…”想了想自己所處的處境,楊婉還是開口進行了勸諫。
國家蒸蒸日上,走在一條光明的道路上,可如果像曾經(jīng)的漢武帝一樣,將國家的重心徹底轉向于戰(zhàn)爭方面,那么延伸出來的代價,恐怕會完全不一樣。
窮兵黷武這四個字要是放在了劉桐身上,楊婉都不敢去想這個國家未來會是什么樣子。
“這一點我還是明白的,放心吧,我可沒有那么高的威望和絕對的權利,能夠做到武帝那種程度。”劉桐對自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在這一方面,自然也不會冒然的和其他人去學習。
更不用說學習的對象還是漢武帝,尤其是這個世界的武帝,那恐怖的能力和手段,可不是一般的強。
兵法之道,以正擊、以奇勝!
正面戰(zhàn)場能架住對方,就能夠使用盤外招的手段,直接送對方完蛋。
能用智慧所搞定的事情,為什么需要大量消耗自己家的士兵生命呢?
每個國家都有內部矛盾,區(qū)別在于大小而已,能不能夠將一個國家的力量調動起來,整合在一起,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指標。
如果說一個國家的體量,代表一個國家所擁有的上限,那么對內力量的整合度,就是一個國家所具備的下限。
此時的漢帝國還好,整體水平而言,也處于中上游的階段,并且不斷朝著上限前進。
可是貴霜帝國就不一樣了,那南北雙方之間的矛盾,可一點都不比十幾年前的漢帝國差。
甚至于因為彼此之間勢力的統(tǒng)一,貴霜帝國南北之間的戰(zhàn)爭,所能夠調動的物資,人力和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比漢帝國的某些諸侯還要恐怖。
畢竟當時的漢帝國境內,最多就是天子失其鹿,眾人逐之。
不管是民族本身,還是各自的文化信仰,族群,語言和行為方面,基本上都沒什么區(qū)別,彼此融合的難度并不大,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一起的。
可是貴霜帝國就完全不一樣了,不管是北方也好,還是南方也罷,南北雙方的矛盾,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
甚至二者的共同之處,大概也就只有雙方都是人了吧。
不過想了想婆羅門對待底層人的方式,是不是人這一個很直觀的判定條件,都是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
“原來如此,以殿下的聰明才智,借史觀今…”楊婉頗為認真的說著,仿佛通過這種言語和解釋,能夠解釋她之前所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