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勁!”
“這雨有問題!”
張學舟對晝夜沒什么概念,他對飲食等生理需求度也很低。
麒麟閣中閱讀和思考不知時間,只有時不時輪換的太史官員們偶爾開口讓張學舟側目。
綿綿的雨水已經(jīng)下了一整天。
對一些迷信者而言,這是老天都在為太皇太后的喪葬送行,屬于一場大喪之雨。
但對麒麟閣中的部分人而言,這雨不該下如此之久,也不該在這個時候下。
“正常的雨水甘而無雜味,而這雨水夾雜著一絲土腥氣,就像是河海之水一般!”
喜歡夜晚輪班的司馬談在白天被人邀請了出來,也參與了雨水檢測。
他臉色帶著肅穆,不斷判斷著雨水的來源。
“會不會是有水神抽調了涇河和淮河之水在降雨?”
“這種程度的降雨只有擅長司雨的水神才能做到!”
“司雨的水神在給太皇太后喪葬送行嗎?”
“咱們大漢王朝什么時候和司雨水神有關聯(lián)了,不說那些控水的惡妖,哪怕后來的龍神也歸屬了仙庭管轄,與我們沒有絲毫牽扯!”
司馬談的判斷并不算新鮮,他檢測出的雨水也被其他人更早檢測了出來,更多是一種驗證。
太史令需要對喪葬儀式的天象負責,眼下的情況顯然已經(jīng)超出了預算,也引得眾官員來回探討,免得送葬時天氣不符合要求遭遇責罰。
“涇河和淮河纏繞長安城,過往能圍繞在國都周邊的司雨神都是水神中最強者,秦王朝是應龍華胥管控這周邊水域,在華胥死后百年則不曾聽聞有誰接管”司馬談頭疼道:“不知道水神之名,這要如何請神溝通,讓他收了這綿延之雨!”
“只能遠遁陽魄巡查四周,從而找出司雨之處!”
“這雨水覆蓋的區(qū)域怕是有數(shù)百里,這如何好找?”
“哪來的這種強者,可以做到施法覆蓋如此之遠?”
“雨水持續(xù)時間非常長久,看這下雨穩(wěn)定的架勢,很可能接下來幾天還會持續(xù)下去!”
司馬談提及頭疼的問題時,眾史官亦有回應。
天祿麒麟閣不止司馬談可施展天視地聽之術,而是司馬談在這道術上的水準最高。
司馬談都無奈,更無須說其他眾人。
常人的想法是一道術法用出,施法范圍內所有一瞬間可以清晰得知,但天視地聽之術和陽魄巡游區(qū)別不大,都是雙目所視即為得。
這是可以悄無聲息安全探查的術,但不是全知全能的術,更是存在范圍距離的限制。
眾人一番探討,張學舟只覺司馬談等人擅長的天視地聽之術還不如尊上的陽魄化身巡游。
“我覺得這種綿綿雨水更像是水神在搜尋什么,而并非他們故意施法引水”司馬談道:“難道他們也覬覦九龍鼎?”
“李道長在九龍鼎那兒,他們想強搶多少得掂量掂量!”
“能如此快潰退九靈元圣,李道長實力說是通天也不為過,遠不是水神所能覬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