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嘢啫》(粵語詩)
文樹科
細路仔話嘅五個字
同阿爺喺城樓話嘅一樣
一樣?一唔一樣……
話噈話,真嘅假嘅
話系一樣噃
又唔喺一樣哈……
《樹科詩箋》2025。3。28。粵北韶城沙湖畔
《解構與重構:粵語詩<講嘢啫>的語言迷宮與哲學回響》
文阿蛋
在當代詩歌的版圖中,粵語詩以其獨特的語言質地與文化基因,構成了一道別具一格的風景線。樹科的《講嘢啫》以不足百字的篇幅,構建起充滿張力的語言迷宮與哲學場域。這首詩如同嶺南特有的鑊耳屋,在看似平實的磚瓦間,暗藏著復雜精妙的空間結構與文化密碼。詩歌以孩童與老者的話語碰撞為引,在方言特有的韻律與語法中,展開對語言本質、權力話語與歷史敘事的深度叩問。
一、粵語方言:詩歌語言的破界與重構
粵語作為古漢語活化石,保留著大量中古漢語的語音、詞匯與語法特征。在《講嘢啫》中,樹科將粵語口語的鮮活與靈動融入詩歌創(chuàng)作,打破了傳統詩歌語言的典雅范式。“細路仔”“阿爺”“話噈話”
等極具地域特色的詞匯,賦予詩歌強烈的現場感與生活氣息。這種方言入詩的創(chuàng)作手法,不僅是對詩歌語言邊界的拓展,更是對詩歌表現力的豐富。
法國語言學家克里斯蒂娃提出的
“互文性”
理論,在這首詩中得到了生動體現?;浾Z獨特的語音系統與語法結構,構成了詩歌的深層互文語境。當讀者在腦海中還原粵語發(fā)音時,“一唔一樣”
的升調疑問、“又唔喺一樣哈”
的降調感嘆,形成了獨特的語音節(jié)奏與情感張力。這種方言特有的韻律,超越了文字本身的表意功能,成為詩歌情感表達的重要載體。
與北島、韓東等詩人對現代漢語的探索不同,樹科選擇以粵語為創(chuàng)作媒介,實則是在進行一場語言的
“文化尋根”?;浾Z中保留的古漢語元素,使其在表達上兼具古典韻味與現代活力。這種語言選擇,不僅體現了詩人對地域文化的認同,更展現了其對詩歌語言可能性的勇敢探索。
二、話語博弈:權力結構的鏡像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