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嘅同假嘅》(粵語詩)
文樹科
你睇到嘅我,喺我
又唔系我
我睇到嘅你,系你
又唔喺你……
真,假嘅你
假,真嘅我……
鏡像。我嘅構成
你嘅原子,分子,離子……
假嘅,你睇到嘅
我嘅形狀,顏色,氣質……
《樹科詩箋》2025。3。11?;洷鄙爻巧澈?/p>
《虛實相生間的鏡像哲學》
——
論樹科《真嘅同假嘅》的辯證詩學
文阿蛋
在當代詩歌的版圖中,粵語詩始終以其獨特的語言質地與文化韻味占據(jù)著不可忽視的位置。樹科的《真嘅同假嘅》宛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語言與哲學的水域激起層層漣漪。這首詩以簡潔而深邃的筆觸,圍繞
“真”
與
“假”
的辯證關系展開思索,在鏡像般的語言結構中,構建出一個充滿哲思與詩意的多維空間。
一、粵語方言的詩性張力:語言媒介的獨特魅力
粵語作為中國方言體系中極具特色的一支,其獨特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結構為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墩鎲賳烽_篇
“你睇到嘅我,喺我
又唔系我”,短短兩句,便將粵語的韻味與表現(xiàn)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绊健薄皢铡薄斑硐怠?/p>
等極具粵語特色的詞匯,不僅賦予詩歌濃郁的地域文化氣息,更在語義表達上增添了微妙的層次感。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粵語保留了大量古漢語的詞匯和語法結構,這種語言的歷史積淀使得詩歌在表達抽象概念時,天然帶有一種古樸而深邃的韻味。如詩中
“真,假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