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勔已經(jīng)有了計劃,對于華齋而言就只要配合好就行了,實在不行,為了大局就犧牲自我!
然而華齋的示敵以弱效果卻是出奇的好!
大宋使節(jié)團若是不可戰(zhàn)勝,那么霓虹人也無話可說,但平貴在場面占優(yōu)的情況下,只是因為運氣,才被反殺的,那就讓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藤原氏利用這一點,大肆宣揚平氏包藏禍心,不愿意贏回掘河天皇,是故意輸?shù)舯任涞?。。?/p>
這個說法很有市場,畢竟很有道理,到底是因為運氣還是故意放水,這是誰也說不清的。
平正盛被氣得肺都快炸了,自己是有這個想法,但平貴這么重要的人物,是不可能被犧牲的,不過這一點是真無法說出口,只能越想越憋屈。
然而這還沒完,如今平氏把控朝政,就比如比武的人選就是由平氏決定的,而藤原氏也正是利用這一點,將水攪渾了,利用霓虹武士的偏激對平氏進行逼宮。
平貴死于運氣,這是一個高手很容易就判斷出來的,但是地方豪強們也有著自己的想法。
平氏靠著地方豪強的支持才有了今天,但上位后的平氏卻走了藤原氏的老路,這對于地方豪強們是個很大的打擊,自己出人出力冒風險,最后只分了三瓜兩棗,這實際收益與預(yù)期收益出入太大?。?/p>
藤原氏說平氏是故意放水,那么地方豪強們絕對是要跟進的,指責平氏的同時,也試圖將比武人選的決定權(quán)從平氏手中奪過來!
別小看這比武人選的決定權(quán),這就是權(quán)力,千里長堤毀于蟻穴,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最難的是由無到有的一!
藤原氏與地方豪強們集體發(fā)難,白河天皇也來湊熱鬧了,畢竟對于白河天皇而言,希望能看到更多的人從平氏手中分走權(quán)力,那自己就越有保障,也越重要!
幾方同時發(fā)力,其中不乏以前的盟友,平正盛這個新晉關(guān)白也抗不住啊,只能妥協(xié),與各方勢力共同商議比武人選。
盡管是協(xié)商著一起來,但平正盛還是擺出了強硬的姿態(tài),力排眾議要將第二場的比武人選給三盛家。
三盛家連地方豪強都算不上,歷來都是跟著平氏混的,可以說是平氏的鐵桿小弟,也正是因為三盛家太過弱小,平正盛才決定把擊敗大宋使節(jié)的榮光給三盛家,一方面能讓更多的人看到跟著平氏混的好處;二是放出強硬的信號,所謂協(xié)商也只是我平氏給你們面子,掌控權(quán)還是我平氏!
平正盛要把第二場的比武人選給三盛家,藤原氏是舉雙手贊成的。
藤原氏很清楚在權(quán)力的斗爭,絕對不要想著一口吃成個胖子,能逼著平氏讓步就已經(jīng)是勝利,絕對不能把平氏逼急,平氏是武人出身,一旦被逼急了,那真是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而且平正盛要將比武人選給三盛家,真正寒心的是那些地方豪強們,這些人才是平氏的基本盤,等這些人對平氏徹底寒心了,那么藤原氏真正的機會也就來了。
平正盛的強勢,再加上藤原氏的支持,最終比武人選花落三盛家,結(jié)果也如藤原氏所料,向來將平氏視為帶頭大哥的地方豪強們也對平氏愈發(fā)地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