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恐怖,趙佶算是徹底了解了,非人力能擋!這也是為什么勝德營在軍事學(xué)院如此叫囂,卻無人敢于應(yīng)戰(zhàn)的最大原因,學(xué)院教官們知道贏不了,只能下令不應(yīng)戰(zhàn),真要有希望能贏,那些學(xué)院教官們又怎么會錯過呢?
萬事不決找哥哥!趙佶只能可憐巴巴地看著張安安,自己軍令狀也立了,話也放出去了,只有哥哥能幫自己了。
張安安拉著趙佶爬上了梯子,有什么明天再說,今天先看看趙先生、魯大師他們的比武。
張安安與趙佶爬上梯子,探出腦袋,拿起望遠鏡,卻只見趙默默孤身一人靜靜地站在擂臺,這場面有點熟悉,昨天趙默默頓悟的時候好像就是這樣子,難道又頓悟了?
子鼠架起梯子也爬了上來。
子鼠是上來向這二位解釋的。
原來,之前皇帝和蔡攸這些人說話的時候,外面擂臺的比武可沒有停過啊,趙默默已經(jīng)連敗佛道兩家七名弟子。
同樣的起手式,同樣是一招制敵,不同的是所有招式完全不同。
高手對決往往就在一招之間,那種大戰(zhàn)數(shù)百回合的基本上只存在傳說之中。
趙默默一招制敵并不意外,意外的是趙默默已經(jīng)摒棄了固定的套路,隨心所欲地出招了并能制敵,這就很恐怖了。
那七名佛道弟子能上擂臺挑戰(zhàn),那也都是高手中的高手,雖然一招便落敗,但也耗費了趙默默極大的心神。
趙默默于打斗中,對于無招勝有招也有了更深的理解,終于在擊敗了第七名挑戰(zhàn)者后,就在擂臺上進入了頓悟狀態(tài)。
頓悟是一個武人可遇不可求的,劉混康與智清大師見此,羨慕妒忌之余也是趕緊指揮門下弟子維護次序,不讓人打擾到趙默默。
吃瓜群眾了解后,也是紛紛捂住了嘴巴,盡量不發(fā)出半點聲響,就連討生活的小販們也停止了吆喝。
沒多久,又有數(shù)名佛道弟子也進入了頓悟狀態(tài),令劉混康與智清大師喜出望外。
這種比武對于雙方都是有好處的,這也是道家一聽說佛門是來為趙先生鞏固境界而來便指責(zé)起來的重要原因。
趙佶舉著望遠鏡,幻想著自己也進入了頓悟狀態(tài),然而令人沮喪的是,好像這種好事并沒有輪到受命于天的天子身上。
大概一炷香后,趙默默與那四名進入頓悟狀態(tài)的佛道弟子相繼醒轉(zhuǎn)過來,趙默默飄然下了擂臺。
趙默默年事已高,七場比武消耗了趙默默極大的體力,對于剛結(jié)束頓悟狀態(tài)的趙默默而言,再打下去也沒有什么好處,務(wù)實的趙先生自然也就將擂臺讓給了魯智深。
魯智深一上擂臺,同樣的起手式,上臺挑戰(zhàn)的則是龍虎山天師道王大錘!
王大錘之前一招落敗于趙默默,不過也因此受益匪淺,進入了頓悟狀態(tài)。
如今繼續(xù)鞏固境界的王大錘自然要抓住機會挑戰(zhàn)魯智深,期望能更進一步領(lǐng)悟。
道家弟子也知道王大錘此時的狀態(tài),紛紛為王大錘喝起彩來。
佛門弟子就不用說了,自然是支持魯智深的。
王大錘還是同樣的招式,一掌夾帶著風(fēng)雷之聲閃電般劈向了魯智深的面門。
不過這次與之前不同的是,這一掌渾然天成,給人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