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姜還是老的辣,遼人對于西夏李姓的定位那就是傀儡,一招回絕了李乾順的和親請求便輕松拿捏了夏人,使得西夏國內(nèi)的一些貴族看到了希望蠢蠢欲動,也使李乾順看到了危機,明白只有緊抱遼爸爸的大腿。
可以說遼道宗的政治手腕已經(jīng)爐火純青了。
耶律延禧繼位后也延續(xù)了遼道宗的這一策略,繼續(xù)回絕了李乾順的和親請求,保持對夏人的控制力。
不過耶律延禧也很清楚,事不過三,回絕兩次已經(jīng)是極限了,當(dāng)李乾順的第三次求親使者前來,自己就必須給了答復(fù)了。
繼續(xù)回絕,那么李乾順必定全面倒向趙宋,這就違背了遼人的利益。
同意和親那就意味著西夏李姓得到了遼人的支持,使得李乾順成為真正的西夏之主。
說句實話,耶律延禧打心底里是不愿意和親的,因為耶律延禧始終不敢忘記皇爺爺說的那句話“夏人就是一條喂不熟的白眼狼”!
而歷史也證明了這句話,李乾順一直在遼宋之間左右逢源,并在女真人崛起之后,于元德六年(1124年)三月,向金朝上誓表,表示依附于金。遼滅亡后,李乾順妃遼成安公主知故國已亡,悲痛不已,在宮中絕食而死。
元德八年(1126年)三月,李乾順乘金兵進攻宋朝的機會,派兵將原來宋朝在夏邊境修筑的城堡陸續(xù)攻占。他根據(jù)金朝對夏的許諾,進占天德、云內(nèi)、武州及河?xùn)|八館地帶,以及宋邊境震武城(今陜西榆林境)。又攻占宋朝西安州、麟州建寧砦、懷德軍,乘勝攻克天都寨,圍蘭州,大肆擄掠后撤軍而還。
耶律延禧其實還是想走歷代遼皇的老路,在西夏境內(nèi)扶持一個貴族成為后族進而架空西夏李姓。
但是在經(jīng)歷過沒藏氏及其梁氏之后,這一屆的西夏貴族們也學(xué)精了,沒有以前那么好忽悠了,以致于耶律延禧的扶持后族計劃進展甚微。
不過耶律延禧并沒有灰心,這是陽謀,只要再給自己一點時間布置,總有野心之輩會懷著僥幸心理上鉤的。
可惜隨著蕭奉先出使宋國歸來之后,這一切就都變了。
隨著張安安的出現(xiàn),帶來的利益是巨大的,先不是三清院的這些具有遠(yuǎn)大錢景的產(chǎn)物,就憑著萬世一系這四個字就能夠讓當(dāng)今世上所有的帝王為之瘋狂。
耶律延禧需要調(diào)整自己的計劃了,西夏不能夠再亂下去了,必須讓西夏盡快形成戰(zhàn)斗力來發(fā)揮其應(yīng)有的作用---牽制大宋!
不過現(xiàn)在的西夏因為耶律延禧之前的一番操作,戰(zhàn)斗力很是堪憂,耶律延禧決定向大宋學(xué)習(xí),派遣五萬皮室軍以馬賊的名義進入西夏來幫助夏人抵御宋人的進攻。
耶律延禧有了這個想法之后,便將視為智囊的蕭奉先召來了。
蕭奉先果然不虧是耶律延禧的智囊,在耶律延禧的想法之上更是進一步衍生出了個李代桃僵之計。
在蕭奉先看來,黨項人都是白眼狼,永遠(yuǎn)喂不熟的,與其兩三代人就換一批,還不如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