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見目地達到,故作大方,將奏折轉交給楊業(yè),以示自己對其的信任。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決定北伐遼國,收復燕云十六州。以忠武軍節(jié)度使潘美為云、應路行營都部署,任西路軍主將,楊業(yè)為副主將,西上閣門使、蔚州刺史王侁,軍器庫使、順州團練使劉文裕為護軍。
各路大軍接連攻下了云州、應州、寰州、朔州四個州,軍隊駐扎在桑乾河邊,恰逢東路曹彬的部隊出師不利,在岐溝關之戰(zhàn)中慘敗,各路軍馬都被撤回,潘美等人回到代州。
不久,朝廷下詔把這四個州的百姓遷徙到內地,命令潘美等人帶領部下的軍隊保護百姓。
當時遼朝蕭太后和大臣耶律漢寧、南北皮室以及五押惕隱率領軍隊十多萬人,再次攻陷了寰州。楊業(yè)對潘美等人說:“遼兵兵力和士氣很旺盛,不能和他們交戰(zhàn)。朝廷只是讓我們護送這幾個州的百姓,只需帶領部隊從大石路出發(fā),先派人秘密告訴云州、朔州的守將,等到大軍離開代州的那天,命令云州的軍民先出發(fā)。我的部隊駐扎在應州,契丹人必然來抵抗,就下令讓朔州百姓出城,直接進入石碣谷。派一千弓箭手埋伏在谷口,命騎兵在中路支援,那么三州的百姓,就能夠萬無一失了?!?/p>
王侁反駁他的建議說:“帶領好幾萬精兵卻如此畏懼怯懦。只需直奔雁門北川,大張旗鼓的前進?!眲⑽脑R操澇赏鮼辍?/p>
楊業(yè)說:“不行,這樣一定會失敗?!?/p>
王侁說:“將軍一直號稱‘無敵’,看到敵人卻猶豫不前,難道有別的心思嗎?”
楊業(yè)說:“我不是怕死,只是時機對我們不利,白白讓士卒死傷卻立不了功。您責怪我為何不死,我應當在大家前面?!?/p>
將要出發(fā)的時候,楊業(yè)哭著對潘美說:“這次行動一定對我們不利。我,是太原的降將,按理應當處死?;噬蠜]有殺我,恩寵我讓我做了將帥,交給我兵權。不是我放過敵人不去攻擊,只是想等時機,準備立點軍功來報效國家。大家責怪我躲避敵人,我應當率先死命殺敵。”并指著陳家谷口說:“各路軍馬在這里擺開步兵、弓箭,支援左右翼的兵力,等我轉戰(zhàn)到這里,就用步兵夾擊敵人救援你們,否則,都會被敵人所殺?!?/p>
潘美于是和王侁率領部下的兵馬在谷口布陣。
遼朝視楊業(yè)為大患,要求務必生擒楊業(yè)。遼將耶律斜軫聽說楊業(yè)出兵后,令蕭撻凜設下埋伏。
等楊業(yè)領兵到來時,耶律斜軫與之交戰(zhàn),佯裝敗退,然后伏兵四起,耶律斜軫再次進攻,楊業(yè)退至狼牙村。
從寅時到巳時,王侁派人登上托邏臺眺望,以為契丹軍隊被打敗撤走,都打算爭功,立即率兵離開谷口。潘美不能制止,于是沿著交河向西南行軍二十里。不久聽說楊業(yè)戰(zhàn)敗,立即帶兵后退。
楊業(yè)奮力交戰(zhàn),從中午到傍晚,來到陳家谷口。一看沒有人,就拍著胸膛非常悲慟,繼續(xù)率領部下士兵奮力作戰(zhàn),身上受了十多處傷,士兵都快死光了,楊業(yè)依然親手殺了數(shù)百名遼軍。戰(zhàn)馬受了重傷不能前進,藏身林中,中遼將耶律奚低之箭,落馬被俘。
楊業(yè)嘆息說:“陛下待我很豐厚,我期望征討敵人保衛(wèi)邊境來報效他,反而被奸臣所脅迫,導致軍隊被打敗,有什么臉面活著呢!”于是絕食三天而死。時為雍熙三年(986年)七月十二日。耶律斜軫割下楊業(yè)的腦袋,獻給遼廷。
楊業(yè)的英勇事跡被傳為佳話,遼朝也在密云古北口修建楊無敵廟,以祀奠楊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