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勝一聽李逵要和自己過過手,頓時猶如職場老人受到了新人的挑戰(zhàn),雙手抱拳:“請。”有心好好教訓(xùn)教訓(xùn)這個黑大個。
李逵沒學(xué)過武功,打架就憑著天賦蠻力再加上不要命,頓時兩腿一蹬,雙眼通紅,進入了狂化狀態(tài),猶如一頭蠻牛沖向了公孫勝。
看著沖向自己的李逵,公孫勝使出了之前與魯智深交流領(lǐng)悟的四兩撥千斤,一個側(cè)步,輕輕松松閃過李逵,還順勢在李逵背后推了一把。
李逵一個踉蹌,跌倒在地。公孫勝也不追擊,只是雙手抱于胸前,微微一笑,心中評價李逵:弱雞一個!
道門弟子當然心向公孫勝,紛紛叫好!
李逵羞愧難當,本以為能在貴人面前露上一手,卻沒想到如此難堪,不由心中發(fā)狠:莫要怪我,這是你自找的。
李逵幼年曾得一云游僧人傳授佛門秘訣大力金剛觀想法。
云游僧人教完之后便飄然離去,李逵是丈二摸不著頭腦。
大力金剛是個啥玩意,長什么樣?李逵根本就沒概念啊。
觀想不出大力金剛沒關(guān)系,李逵觀想牛。
在小李逵的認知里,這世上沒有誰比牛的力氣還大了,還觀想什么大力金剛啊,直接觀想牛得了。
小李逵本就是個放牛娃,每日仔細觀摩牛的各種動作,夜間無人之時便將自己觀想成一頭狂奔在曠野四下撒野的蠻牛。
也許是天賦使然,也許是年幼純真,反正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小李逵竟然在八歲那年觀想成功,所幸四下無人,倒也沒有鬧出什么大事,只是事后大病一場,若非李母悉心照料,小李逵差點一命嗚呼。
說來也奇怪,從此以后,小李逵只要一發(fā)怒,就會不由自主地進入觀想狀態(tài),力氣是同齡孩童的三四倍。
也許是相由心生,原本眉清目秀的小李逵是越長越猙獰,越長越魁梧,毛發(fā)越長越旺盛。
同村人見小李逵越長越像蠻牛,干脆都直接叫他鐵牛。
年幼無知的小李逵根本就不知道大力金剛觀想法是何等的危險,反而樂在其中,卻不料傻人有傻福,完美契合了大力金剛觀想法的精髓。
而且小李逵觀想的牛比之大力金剛?cè)跎狭瞬恢嗌?,因此威力也小上了許多,卻歪打正著,后遺癥也小上了許多,事后只需補充食物便可恢復(fù)。
而且,李逵的觀想法還有一個不同之處便是進入觀想狀態(tài)后,靈臺是清明的。
這一點可就不得了了,大力金剛觀想法之所以被佛門視為雞肋,就是因為一旦觀想成功便會迷失本性,若是被佛門知道李逵的觀想法能保持神智,佛門定會不惜代價也要得到。
李逵的觀想法也不是沒有缺點,威力小不說,與人為敵之時,行動趨于本能,嗜殺成性,以氣機判斷敵我,只要感到敵意,便會視為敵人。當年李逵于惡霸爭斗,便是進入了觀想狀態(tài),直到將人打死這才清醒,及時收手逃之夭夭,沒有造成更大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