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黨爭使得所有人都不知道明天誰會獲勝,故而門當戶對又分屬不同陣營的李格非與趙挺之便有了聯(lián)姻之舉,各自為自己留條后路。
李清照與趙明誠成婚之后也是琴瑟和諧,但是矛盾很快就產(chǎn)生了。
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崇寧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佑黨籍,不得在京城任職。其時被列黨籍者17人,李格非名在第五,被罷提點京東路刑獄之職。九月,徽宗親書元佑黨人名單,刻石端禮門,共120人,李格非名列第二十六。而在同一年,趙挺之卻一路升遷,六月除尚書右丞,八月除尚書左丞。為救父之危難,李清照曾上詩趙挺之。對此,張嘗謂:“(文叔女上詩趙挺之)救其父云:‘何況人間父子情’,識者哀之?!保ā堵尻柮麍@記》序)晁公武亦云:“(格非女)有才藻名,其舅正夫(挺之字)相徽宗朝,李氏嘗獻詩云:‘炙手可熱心可寒’?!保ā犊S讀書志》)惜均未奏效。被罷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攜眷回到原籍明水。
兩家聯(lián)姻的基礎本就是希望對方能在自己落難的時候拉一把,但是趙挺之不厚道,在關(guān)鍵時候沉默了,這就引起了李清照的不滿,趙明誠又是一個對父親唯命是從的乖寶寶,夫妻二人的矛盾也就此產(chǎn)生。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李清照橫掃了京城各大賭坊,明面上的理由是因為收集金石缺錢,實則是在發(fā)泄對趙家的不滿。
在古代,官宦之家的媳婦拋頭露面都會被視為失禮,更何況是在賭坊大殺四方,李清照就是在用這種方式向趙家發(fā)泄不滿。
趙挺之、趙明誠父子自知理虧,也就只能由著李清照去了。
這些年,李清照只要一想到趙挺之身居高位,卻不愿意為自己的父親說上一句好話,便是氣惱,故而與趙明誠的夫妻感情很差,雙方已經(jīng)很久很久沒有同房了。
李清照與趙明誠的感情升溫,是原本歷史上趙挺之被罷相病逝之后,在蔡京的打壓下,與趙明誠屏居青州鄉(xiāng)里。
此時的趙、李兩家都已敗落,也就不存在誰拉誰一把了,小夫妻的感情才得以修復。
不過這個時候,李清照與趙明誠的感情正處于冰點,若是趙明誠敢上前痛打張安安一頓,李清照反而會對其高看一眼,就算是雙雙赴死也無怨言!
但是趙挺之與趙明誠為求自保,睜著眼睛說瞎話,這著實傷透了李清照的心。
李清照也明白趙家父子有著不得已的苦衷才如此,但是理解歸理解,傷心總是難免的,故而一言不發(fā),雙目含淚,讓人又憐又愛。
此時蔡京也上前說話了。
蔡京對皇帝說道:“文叔大才,受小人排擠,現(xiàn)監(jiān)廟差遣,實屬屈才!還請官家酌情重用!”
向來無利不起早的蔡京是絕不會說些無關(guān)緊要的話的,文叔是李格非的字,眼看李清照進張府已成定局,李格非注定是要被重用了,這份順水人情手快有,手慢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