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對新法相當固執(zhí)己見,不能容忍不同意見,這是人所共知的事。
打個比方,遇到王安石這種聽不進不同意見,還偏偏有能力把你趕出公司的領導,除了那種頭特別鐵的比如蘇東坡這樣的,一般人大概率也會像沈括一樣做個縮頭烏龜吧!
然后這個領導被下崗了,換了一個新的領導,你去匯報工作,新領導向你詢問一下前任領導的政策,你出于良知,婉轉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結果這個新領導不但贊同自己的觀點,鼓勵自己大膽地說,還表示要把這個情況向老板反應(吳充贊同并上疏匯報給神宗)。
你興奮了,回去之后立即整理資料,洋洋灑灑泄露一份建議書,還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上書要求減免下戶役錢,并建議朝廷將舊有的差役法和現(xiàn)行的免役法有機結合起來,實行“差雇并行”)。
舊領導提拔上來的那些鐵桿看到這個,如何能忍,當即將你劃到了叛徒的行列,展開了反擊,向老板打小報告,說你靠著溜須拍馬迎合新領導(依附大臣(吳充)),跨部門插手他人工作(越權言事(免役法歸司農(nóng)寺負責)),明里一套暗里一套(前后態(tài)度不一)來攻擊你。
所謂三人成虎,說的人多了,老板也就信了,于是你就被打發(fā)了,里外不是人!
隨著舊領導的復出,對你更是恨之入骨,用“壬人”(小人)對你進行了總結!
王安石其實心里很清楚沈括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陛下試以害政之事,示欲必行,而與(沈)括謀之,括必嘗試。陛下若謂必欲如此,括必向陛下所欲”沈括為了討好陛下,一定會不顧政策的好壞,堅決執(zhí)行。
是的,沈括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純粹的技術性人才,只要領導你把任務交給他,他就會想方設法去完成!告密事件就是這樣!但是你能說沈括錯了嗎?
可惜王安石沒有容人之量,對沈括的結論是“為奸矣”!
像沈括這樣的全方位人才,王安石你隨便將其安排到哪個崗位,他都能給你帶來驚喜,可你王安石偏偏要將沈括這樣低情商的技術性人才卷入到詭雜的政治斗爭中去,不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且還是極大的浪費!
王安石聽不進不同意見,不能協(xié)調(diào)各方利益,知人而不能善用,那么他主持的變法焉能不失???
因為告密事件,沈括背負了千年的罵名,更是被認定為烏臺詩案的始作俑者,也因此被梁師成深恨之!
現(xiàn)在梁師成覺得機會來了,在張安安面前極力鼓吹沈括在科學研究方面的能力。
張安安也是聽得十分的激動,如此全方位的人才若是能為自己所用,自己的好多構想估計都能實現(xiàn)!
當張安安興奮地向梁師成詢問沈括現(xiàn)在何處?能不能將其請來?卻被告知此人已死,猶如一桶冷水當頭澆下,不由大怒,一腳將梁師成踹飛,你特么有病,把本公子的興致釣起來了,卻告訴本公子這個人已經(jīng)死了,你小子是何居心?難道本公子三天沒打你了,你要上房揭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