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安誤判了遼人的失敗,但歷史的車輪還是轉(zhuǎn)動了,不然張安安就難說了。
不過也因此,逆天改命得以提前發(fā)動,蕭奉先也得以提前出動,終于在最關(guān)鍵的時候救下了耶律延禧,不得不說歷史雖會因人改變,但終究還得回歸正途!
耶律特瀨一到長春州,便見到了望眼欲穿的耶律延禧。
“姑姑救我!”
耶律延禧見到耶律特瀨第一眼的時候便發(fā)出了強烈的呼救聲。
耶律特瀨幾乎懷疑自己回到了張府,只怪耶律延禧與趙佶實在是太像了,一遇到困難,一個是“哥哥救我”,一個是“姑姑救我”!
不過此時的耶律特瀨也顧不得這些了,當(dāng)即與耶律延禧還有蕭奉先商議了起來。
按照張安安的指示,大遼這邊要配合著將自己要逆天改命,要出面調(diào)解一事宣揚得天下皆知!
對此,不光是耶律特瀨,就算是大宋君臣也是疑惑不解的,不是說好了要悄悄地來嗎?怎么就一下子突然高調(diào)起來了呢?
張安安的解釋是,此一時彼一時,之前要悄悄的,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就必須高調(diào)起來,向上天展現(xiàn)自己逆天改命的決心!
如果阿骨打同意接受調(diào)解,那么說明上天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默許了;反之,那就只有硬上一條路了,盡起大軍與阿骨打決一死戰(zhàn),自己永遠會沖在第一個,屆時就看看是自己這個侄兒重要?還是阿骨打這個天選之子重要了?
張安安一席話說得趙佶熱血沸騰,當(dāng)即就表示要緊隨張安安之后,哥哥沖在第一個,那自己就是第二個!
然而現(xiàn)實卻是無情地打臉,眾臣紛紛表示皇帝鎮(zhèn)守京城足矣,沖鋒陷陣這等小事交給臣等即可!
有耶律延禧珠玉在前,誰敢讓趙佶也上陣??!萬一趙佶也來個臨陣脫逃,就特么全完了!皇帝還是留在京城的好!
耶律特瀨在見到耶律延禧之后,便與其還有蕭奉先進行了密謀。
一番商議之后,一份嶄新的詔書就出爐了。
這是一份罪己詔,大意是阿骨打秉氣運而生,是來取代契丹的!耶律延禧懇請上蒼將一切罪責(zé)歸于自己,只求治下子民能少受磨難!
詔書中明確表示凡大遼治下,若遇女真進犯,能跑則跑,跑不掉就降,不要做無謂的抵抗!降者無需擔(dān)心自己的妻兒親人,大遼會善待這些人的!
這份詔書一出,天下嘩然,這么離譜的詔書那是史上第一次啊,就這么公開讓治下投降,這是一個皇帝能說得出的嗎?
與詔書一起傳遍天下的還有一條消息,說是契丹人氣數(shù)已盡,必將會被女真人所取代!這一切都是上蒼的安排!證明便是遼皇耶律延禧的臨陣脫逃!
黃泥灣一戰(zhàn),遼人幾乎已經(jīng)摸到了勝利的尾巴,然而遼人的皇帝耶律延禧卻臨陣脫逃了,這么詭異的事說書人都不敢說啊,但就這么發(fā)生了!怎么解釋?難道堂堂大遼皇帝就這么不堪?
不是的!這都是上天的安排!
如果說這還不能證明,那么護步達崗之戰(zhàn)呢?
當(dāng)時的阿骨打長途奔襲,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遼人的部族軍雖然被沖垮了,但是遼人的主力還在啊!在反觀那些契丹人將領(lǐng),個個身經(jīng)百戰(zhàn)應(yīng)對得當(dāng),就連事后阿骨打自己都承認如果打下去,自己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