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犯愁,高俅來解圍了。
高俅上前表示自己已經(jīng)為皇帝安排好了一切。
看著信心滿滿的高俅,皇帝有點不相信。
趙佶對于高俅算是知根知底了,高俅沒這個本事!
見皇帝不相信,高俅也不隱瞞,表示自己確實沒這個本事,但是自己能找來有本事的人??!
這是張安安故意留給高俅一個表現(xiàn)的機會。
自從知道了張安安要讓皇帝重視情報的計劃后,高俅對于即將組建的情報機構(gòu)便有了極大的興趣,可以說是志在必得!
高俅本是無賴出身,沒有半點軍事常識,是被皇帝硬推到了太尉。
高俅很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在太尉的位子上就是個傀儡,是替皇帝看著軍隊的。
就算是傀儡,高俅也是甘之如飴,這是高俅跨越階層所能接觸到的最高點了。
目前的高俅只想保住自己的權(quán)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唯有皇帝的信任!
信任這玩意吧,一是需要維護;二就是要排除競爭對手。
皇帝的信任就這么多,競爭的人多了,分到自己身上的就少了,高俅與梁師成交惡就是緣于此。
高俅發(fā)家是在皇城司,是皇帝的親軍,同時也是皇帝的耳目,為皇帝搜集各種情報,明朝大名鼎鼎的錦衣衛(wèi)就是效仿宋朝的皇城司。
原本皇帝要章惇組建情報機構(gòu),高俅是不在乎的;因為高俅很清楚,這是張安安的提議,是張安安為了安置武龍那幫弟兄們,是朝廷替張安安還個人情,沒有人真當一回事。
不光高俅是這么想的,蔡京也是這么認為的,就連皇帝也覺得就是如此!
但是張安安居然要把鹽專賣的特權(quán)給新組建的情報機構(gòu),那么說明張安安對此是非常重視的,絕不是償還人情這么簡單,那就由不得高俅不重視了。
有了鹽專賣的特權(quán),情報機構(gòu)就無須再為經(jīng)費發(fā)愁,還能不斷壯大,按照章惇的設想,影響力將擴散到鄉(xiāng),那就很恐怖了。
就拿皇城司來說吧,其影響力也就是在京城,到了地方上就基本忽略不計了,這還不是因為大宋的精銳基本上都在京城,只要把京城控住好了,天下也就安了。
這樣的情報機構(gòu)已經(jīng)超越了皇城司,皇帝是不會交給章惇的,只會交給自己信得過的人。
對于高俅而言,那么問題就來了。
高俅如果能出任情報機構(gòu)主官,那么高俅手中的權(quán)力將更上一個臺階;反之被他人得去,將對高俅形成巨大的威脅!
在經(jīng)過仔細地衡量之后,高俅不惜連夜去見了張安安,請張安安為自己支招。
支招是假,獲取張府的支持是真。
高俅的登門也使得張安安及時醒悟,高俅才是情報機構(gòu)最好的主官,也是對自己最有利的。
張安安為什么最信任劉混康?還不是因為劉混康和張安安是一條線上的螞蚱,就算張安安有破綻,劉混康也會不惜余力地進行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