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氣急敗壞進(jìn)宮而來的張安安,趙佶是想笑又不能笑,忍得很是辛苦。
金玉閣成了文壇圣地,趙佶在宮里也聽到了這個消息,方如玉能想到的,趙佶會想不到?
趙佶只要一想到文壇圣地,再聯(lián)想到仙尊之子的這點愛好,再看到現(xiàn)在張安安這氣急敗壞的模樣,哪里還猜不出來是怎么一回事啊!
趙佶是真的很想笑,但是又怕給張安安火上澆油,只能辛苦地忍著了。
等到張安安提出要朝廷將金玉閣這個文壇圣地收歸國有,然后再置換一塊地方讓方如玉繼續(xù)經(jīng)營,趙佶終于忍不住笑出了豬聲。
趙佶笑著向張安安勸說道:“哥哥何必執(zhí)著要開金玉閣呢?”
青樓聽曲啊,和漂亮小姐姐談?wù)勅松f說理想啊,但是這些理由,張安安臉皮再厚,也不能當(dāng)著佛道兩家這些弟子的面說啊,于是脫口而出:“紅塵煉心!”
紅塵煉心一出口,佛道兩家不淡定了,這四個字一聽便是修行法門啊,仙尊之子的修行法門那肯定最頂級的呀!
佛道兩家自古就有紅塵煉心的說法,但是仙尊之子的修行法門不一樣啊,直指風(fēng)月場所,這是佛道兩家以前所忽視的地方,甚至厭惡的地方,朝問道夕可死,不知道便罷了,知道了豈能錯過!劉混康第一個向師祖張安安請教。
面對白發(fā)蒼蒼的劉混康,張安安實在是不忍心拒絕,于是開口說道:“所謂紅塵煉心,便是強(qiáng)大自己的內(nèi)心,堅定自己的信念!在修煉過程中,最為兇險的莫過于心魔,兇險程度還在天劫之上,稍有不慎便會走火入魔,踏上歧途!”
“所謂心魔,其實說白了就是將人內(nèi)心的欲望無限放大!”張安安說道:“舉個例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財便是欲望,只是君子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只獲取屬于自己的這一部分,不要那不義之財!”
“但是如果心魔襲來,將欲望無限放大,擊潰你堅守的底線-取之有道,那么你就不再是你,而是成為了欲望的傀儡!”
“為了磨煉心志,堅定信念,各家的修煉法門中都有紅塵煉心一說,那是因為俗世間沒有靈氣,人的力量渺小,不能使用法寶幫助自己堅定信念,只能靠頑強(qiáng)的意志抵抗心魔,是最適合磨煉心志的地方,所以便有了紅塵煉心一說!”
“青樓,藏污納垢之地,人的欲望在這種場所更是被無限放大,是紅塵中最適合煉心之地!”張安安斬釘截鐵地說道。
這套說辭,是張安安早就想好的,上次百花樓與王忠全一戰(zhàn),張安安肯定要為自己找個理由的呀,不然如何解釋仙尊之子一到地球祖星便去尋花問柳,自己這是紅塵煉心,所以在面對趙佶的時候,張安安說得是那一個理直氣壯,可惜白瞎了這套說辭,根本就沒人在意張安安為什么尋花問柳。
趙佶也想起來了,張安安剛到地球祖星的時候,第一時間便去了百花樓,還和王詵的妾生子王忠全打了起來,當(dāng)時張安安的理由便是王忠全阻擾修行,原來是紅塵煉心??!
智清大師也是恍然大悟,《華嚴(yán)經(jīng)》中記載,一位名叫婆須蜜多的善知識顯現(xiàn)為妓女的形象,凡是見到她或者與她說話、握手、接吻、擁抱的人都能遠(yuǎn)離貪欲,獲得不可思議的三摩地。
還有《太平廣記》中有一個鎖骨菩薩的故事:唐朝的時候,延州有一個婦人,她皮膚白皙,頗有姿色,年紀(jì)大約二十四五歲。這個婦人沒有親人,經(jīng)常獨自往來于延州城中。
當(dāng)?shù)氐哪贻p男子爭著和她交游、親熱,她從來不拒絕,甚至和她睡覺都不拒絕。幾年以后,這個婦人忽然死了,凡是和她親近過的人沒有不悲痛惋惜的。因為她沒有家人,那些男人就湊錢把她葬在路邊。
大歷年間,有一個胡僧從西域來到延州,見到這個婦人的墳?zāi)贡愎Ь吹仨敹Y、焚香、轉(zhuǎn)繞。當(dāng)?shù)厝撕懿唤猓瑢ι苏f:“這是一個***子,因為她沒有家人,所以死后葬在這里,和尚您為什么如此恭敬她?”
僧人說:“這不是你們所能知道的。這個女人是一位大菩薩,以慈悲喜舍之心利益眾生,她就是鎖骨菩薩。如果不信,你們可以打開棺材看?!?/p>
人們打開棺材,果然發(fā)現(xiàn)那個婦人渾身的骨節(jié)都是鎖狀。人們這才明白她是菩薩的化現(xiàn),于是為她造塔并把靈骨供奉在塔中。
道家也有啊,道家丹鼎派祖師呂洞賓,民間傳說的八仙之一純陽子據(jù)說便酷愛流連風(fēng)月之地,最著名的典故便是三戲白牡丹、度曹三香,風(fēng)流韻事一大堆,以前不懂,現(xiàn)在算是明白了,原來這就是修行!
張安安看到若有所思的智清大師和劉混康,說實話,那一刻張安安真的有點嚇壞了,若是智清大師和劉混康信以為真,頒下法旨,讓佛道兩家的弟子都到青樓去煉心,只要一想到青樓里面大和尚小道士滿天飛,張安安就是一陣不寒而栗,自己這是要成為罪人的,穿越者之恥的,別人穿越,富國強(qiáng)民,站在世界之巔;自己穿越,教唆佛道弟子去青樓,這成何體統(tǒng)啊!
張安安趕緊告誡智清大師和劉混康,紅塵煉心兇險萬分,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扎實基礎(chǔ),切勿貪功激進(jìn),青樓煉心更是一步一個陷阱,稍有不慎便會心魔叢生,萬復(fù)不劫,只有像道祖小李子這種轉(zhuǎn)世修行之人才可以。。。這才打消了智清大師和劉混康前去青樓煉心的想法。
張安安卻忽略了一旁的趙佶,趙佶已經(jīng)打定了主意,自己是天子,自有老天爺爸爸保佑,諸事不忌!
青樓煉心后來也就成了趙佶逛青樓的專屬理由,心情不好要去青樓磨煉一下心志,心情好那就更要去青樓磨煉一下了!
既然已經(jīng)打定了主意要去青樓煉心,趙佶對于置換金玉閣一事便上了心,當(dāng)即就安排人員前去辦理,秉著不能讓仙尊之子吃虧的原則,趙佶指示置換之地一定要在東京最為繁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