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不多,但總能在最恰當的時候,給她最想要的鼓勵和安慰。
他是她在這個陌生國度里,唯一的、最堅實的依靠。
至于她的父母,也給她打過幾次電話。
一開始,是李婉蘭的暴怒和威脅。
“宋清音!我限你一個星期之內給我滾回來!不然我就停掉你所有的卡!我看到時候你沒錢了,怎么在外面活下去!”
宋清音只是平靜地告訴她:“媽,我沒用家里的錢。我用的,是我這些年拿的獎學金,還有你們給的壓歲錢。這些錢,足夠我讀完大學,并且生活得很好了?!?/p>
李婉蘭被她噎得說不出話來。
接著,是宋明哲的苦口婆心。
“清音,爸爸知道,我們以前對你要求太高,讓你壓力很大。但是,你不能用這種方式來懲罰我們,懲罰你自己。聽話,先回來,有什么事,我們一家人坐下來好好談,好不好?”
“爸,我沒有在懲罰誰?!彼吻逡舻恼Z氣,依舊平靜,“我只是在過我自己的人生。我現在,很快樂。”
電話那頭,是長久的沉默。
再后來,他們打電話的頻率,漸漸少了。
偶爾打過來,也不再提讓她回去的事,只是問她,錢夠不夠花,習不習慣那邊的生活,讓她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
宋清音知道,他們或許,是開始妥協(xié)了。
因為他們發(fā)現,那個曾經被他們牢牢攥在手心里的“作品”,已經徹底,飛出了他們的掌控。
而那只飛出牢籠的鳥兒,正在一片更廣闊的天空里,努力地,舒展著自己的翅膀。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宋清音在國外已經待了快半年。
這半年里,她就像一株被移植到肥沃土壤里的植物,瘋狂地生長著。
她的畫技,日益精湛。她的作品,開始在學校的畫展上嶄露頭角,甚至有幾家小畫廊,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她的性格,也變得越來越開朗,越來越自信。
她交到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會一起去美術館看展,一起背著畫板去鄉(xiāng)下寫生,也會在某個周末的晚上,聚在小酒館里,喝著啤酒,聊著藝術和理想,直到深夜。
她學會了照顧自己,學會了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學會了如何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游刃有余地生活。
她唯一不變的習慣,就是每天給顧知遠打電話。
他們的通話內容,也從一開始她單方面的分享,變成了雙向的交流。
她會嘰嘰喳喳地跟他講自己今天又有了什么新的創(chuàng)作靈感,哪個教授的課特別有趣,哪個同學的畫風特別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