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貴哥是吃過玉米的。
她第一次見玉米,覺得這金燦燦的米粒,說它是金米更形象。
對于在草原上,吃多了牛羊肉的簫貴哥,玉米還是蠻符合她的口味。
尤其是,這玉米來自金州府。她吃玉米時,腦海里總是浮現(xiàn)出潘小安的影子。
離安山越近,簫貴哥越緊張。
以前的自己,是高貴的王妃。現(xiàn)在的自己,只是亡國的棄妃。
潘小安會怎么對待自己呢?
簫貴哥來到安山北城。
她的心情特別忐忑。
北城門外,潘小安站在門口等候。他看著越來越近的馬車,面露微笑。
“簫貴哥,歡迎來到安山?!?/p>
簫貴哥看向潘小安。幾年不見,這個年輕人,變得成熟了很多。臉上的微笑,卻依舊真誠。
她跳下馬車,跪倒在地?!昂嵸F哥謝安王的救命之恩?!?/p>
潘小安急走兩步,將簫貴哥扶起來。“你為本是舊相識,不需要說感謝的話。以后,你便住在安國,沒有一人可以傷害你?!?/p>
簫貴哥感動。她更驚訝于,這淡淡幾句話里的霸氣。
“安王,你…”
“以后叫我小安就好?!?/p>
關(guān)于名姓與表字的說法。宋人有名有姓有表字,還有自號。
這是讀書人,自我抬高身份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無形中,也在與百姓拉開距離。
此時的百姓,多數(shù)都用二五七,大小甲乙,來代替名字。
世人只從名字里,就能聽出人物的身份,是否顯赫。
可以說,這時期的人,每一個地方,都在強化著階級分明。
潘小安不要表字,也不講名姓。潘小安與張三李四,沒有區(qū)別。
但是啊,潘小安的努力改變,似乎沒有多大用處。
在后世,人與人相稱時,依舊喊職務(wù),多過喊名字。
而名字里的身份,依舊代表著難以跨越的階級。
就好比被很多人都說過的例子。說老王,這個人便是普通工作者。說王老,這個人就是高級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