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大考的題目,在后世,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都能順利完成。
但在這個時代,就好比小學生看著圖片,用英文寫作。
別說言之有物,就是能夠完整的寫出五百字,已經(jīng)讓很多人為難。
而一些學做八股文的學生,他們引經(jīng)據(jù)典,夸夸其談,說的多數(shù)稱頌之言。
這些文章,卻多數(shù)都入選了。
因為根據(jù)規(guī)則,只要能寫出安國的好與壞,或者自身感受就好。
所以說啊,知識一直都有用武之地。不管你學什么,只管用心去學就好。
就是這樣的開卷考試,也有太多人答不上來。只一個初賽,就淘汰了一多半的學生。
淘汰的學生,也不著惱。這也算是一種難得的體驗。畢竟,他們還有再次參加考試的機會。
而考過了的學生,家里鞭炮齊鳴,張燈結(jié)彩的慶祝。
他們自己會換算等級。安國的初試考過,就等于考上了大宋的秀才。
家里出了秀才公,也是祖宗庇佑,光耀門楣的事。當然要大擺宴席,用來慶祝。
張月如等人,在安陸海,也做了深刻討論。
想要安國的孩童和年輕人,努力學習,有心學習,還是要給予他們更多鼓勵。
有人提議,讓考中的學生,在服飾上有所變化??梢宰屗麄冇妹鼽S顏色,彰顯高貴。
張月如否定了這個提議。學生的待遇可以提高,但不應該人為的區(qū)分等級。
幾經(jīng)討論之后,他們決定給每個考中的學生,一只羊和十塊錢的獎勵。
后來有人把初試,喚做出羊相。而考中的學生,則被喚做羊相公。
這卻是,張月如沒有想到的。
后來,潘小安問張月如,為什么要獎勵羊?
張月如懊惱的說:“那時候,不是剛與北方異族做貿(mào)易嘛。他們送來太多的羊,只能拿羊做獎勵啊?!?/p>
雖然叫做出羊相。但是當扎著紅綢的羊,被送到學子家時,村子里還是會敲鑼打鼓給慶祝。
而親朋好友也會趕來祝福。
主家辦一頓酒席是少不了的。但卻沒有人,會舍得殺掉這只羊。
這些被賞給學子的羊,通常被作為好運的象征。這些羊,都能活到死。
這對羊來說,也是一種幸運吧。
秋闈考過。第二場試,要等到第二年夏天。
這期間,得著真味的學生,都好好待在學校里上課。
而那些有些搖擺,覺得上學無用的家長,再次感受到科考的魅力。
他們急切的把孩子送往學校,期待著以后的大考。
這是逆天改命的機會。誰不想跨越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