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安也帶著一萬兵馬向方山殺來。
方山縣也是多山地區(qū)。
馬靈邀潘小安在積翠山前對陣,就是看中了這塊地勢有利。
積翠山前有個相當(dāng)大的斜坡。這斜坡極為寬大,東高西低。
馬靈早早來此,占領(lǐng)東邊的高地。他居高臨下,一是視野開闊,可以看清潘小安的陣型。
一是他的騎兵向下沖鋒的時候,力度會更大。
而潘小安的騎兵想上沖鋒,就會吃力很多。
更為主要的一點,這里更適合他的神行軍沖鋒。
潘小安帶軍來到積翠山時,馬靈已經(jīng)擺好了陣勢。
因為是約戰(zhàn),那必然要按照規(guī)則來。
在潘小安的軍隊,還沒有排好陣之前。馬靈并不命令沖鋒。
這是基本的戰(zhàn)爭規(guī)則。
沒有約戰(zhàn)時,雙方可以各出奇謀妙計。一旦約定好戰(zhàn)斗,那只能按照規(guī)矩在戰(zhàn)場上斗陣。
潘小安的軍陣都是排練好的。士兵拉開一線,向一支將要發(fā)射的弓箭。
潘小安掏出望遠(yuǎn)鏡,向山坡看去。
為首一員將軍,面黑胡密,一對三角眼,滿是狡詐。
他的鎧甲外,還披著土黃披風(fēng),看起來有幾分仙氣飄渺。
馬靈也在打量潘小安。
這個在魯?shù)剡尺屣L(fēng)云的人物,也太過年輕了吧?
馬靈心里嘀咕,“這么年輕,皇帝就敢信任他,讓他做剿匪總都督嗎?”
他看潘小安排的弓箭陣,不由得恥笑。
“把重兵力擺在陣前,這一看就是初學(xué)者的做派。
初上戰(zhàn)場的人,害怕打仗。以為在陣前的人越多越好。
其實,他們不知道。這樣會使軍隊頭重腳輕。
這樣做有兩個弊端。一是頭重會擁擠,軍隊的靈活性,機(jī)動性差。
二是腳輕,后方會空虛。若是被人偷襲,很快就會打破防御,偷了后營。
馬靈也是這樣打算的。他先派出騎兵沖鋒,牽制潘小安的騎兵。
馬靈相信自己的騎兵隊會更勝一籌。因為北地的馬,要強(qiáng)于南方的馬。
再然后,他會派出步兵廝殺。吸引潘小安步軍主力。
然后,他會派出神行軍,極速突破潘小安的后軍,殺他一個措手不及。
等到潘小安的陣心凌亂,那就是他勝利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