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邑縣
潘小安隨著村民來到縣衙。
知縣陳向明,也是東夷府的老人。他因剿滅梁山有功,被留在費邑縣。
聽到有人詆毀小安大人,陳向明比誰都憤怒。
他由一個窮苦漢子,得到今天的位置,全是靠著潘小安的提拔。
陳向明來到公堂上。
“堂下老鄉(xiāng)們,你們因為什么事情,來知縣衙門呢?”
陳向明照例問話。這是公堂上的程序,可不能馬虎。
百姓見官不跪,倒是在魯?shù)兀玫搅撕芎玫膱?zhí)行。
老村長拱手:“陳知縣,這小子是個壞人。他說小安大人壞話。”
陳知縣看向潘小安。他忍住心里的憤怒。“你可有人證?要知道,安國律法,不能因言罪人?!?/p>
老村長指指后面的孩子?!八麄兌际侨俗C?!?/p>
陳知縣詢問:“你們這些孩子,誰超過了十三歲?”
便有兩個大孩子,站了出來。
“安國律法規(guī)定,未滿十三歲,不能做證。你們兩個既然有十三歲,我先測測你們的智力?!?/p>
這也是安國律法的規(guī)定。只有智商正常的人,才能作證。
兩個大孩子,有些緊張??伤麄冞€是認(rèn)真聽著。
“說你吃湯圓時,用筷子方頭夾,還是用筷子圓頭夾?”
兩個大孩子異口同聲?!爱?dāng)然是圓頭。”
陳知縣捋捋胡須。“那湯圓要是掉在沙里,你們還吃嗎?”
“我娘不讓吃,但我爹讓吃。他說小的時候,他餓得都吃石頭,就別說沾了一點沙子嘍?!?/p>
另一個孩子則說:“我娘我爹都不讓吃。他們告訴我,小安大人說了,糧食要珍惜,也要注意衛(wèi)生。”
陳知縣看向師爺。師爺頷首。
“你們兩個智商沒問題。可以作證。說說吧,這人說了小安大人什么壞話?”
兩個大孩子就把剛才的事情,說了一遍。
陳知縣琢磨了一下。這句“他倒是會說”,怎么看也不像詆毀。最多,算一點不尊敬。
可若是放了這個年輕人,以后百姓都不尊重小安大人,也不好。
但若是判了這個年輕人,又與安國律法違背。
小小的案件,讓陳知縣陷入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