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滿臉欣慰的笑容。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朱由檢做到這個地步有多么不容易。
因為他自己也曾經(jīng)跟文官集團對抗過,但他失敗了,可他的子孫朱由檢卻成功了!
“不過還是不能掉以輕心?!?/p>
嘉靖皇帝收斂笑容,凝重道:“掌控了京城,還有地方,還有人心,還有內(nèi)憂外患,稍有不慎,大好局面便會徹底葬送啊?!?/p>
他擔心的一點都沒錯。
朱由檢確實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實現(xiàn)了利益最大化。
但做出那么多的努力,他也只不過是將京城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而已。
說到底,朱由檢所折射的能量,充其量也只能達到京畿之地附近而已。
他的政令在地方上到底算不算數(shù)呢?
嘉靖皇帝覺得應(yīng)該不算。
明朝走到如今這個地步,基本上已經(jīng)處于一個分崩離析的狀態(tài)。
朝廷昏庸,京城的影響力,和皇帝的威望,也將會與日俱減。
地方大員肯定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將朱由檢的圣旨奉為圭臬。
況且,朱由檢與文官集團徹底鬧掰的事情,早晚也會傳到地方上。
那些地方士紳、地主與文官集團都有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他們怎么可能再去聽朱由檢的命令?
當然,表面上他們肯定還會客客氣氣的遵守圣旨,但實際上呢?
陽奉陰違,渾水摸魚,偷奸?;?,應(yīng)付了事,各種各樣的手段肯定層出不窮。
說到底,大明其實都已經(jīng)爛透了,只不過朱由檢將中心的京城慢慢的挽救了回來。
但僅僅只是一個京城而已。
除了對地方上的影響力和統(tǒng)治力,還有各種天災(zāi)人禍,災(zāi)情接連不斷,起義軍遍地都是。
遼東邊境建奴猖獗,不知什么時候就會突破關(guān)寧防線,入侵華夏。
朱由檢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遠遠沒有到松懈和高興的時候。
……
【幾日后,乾清宮?!?/p>
【朱由檢與心腹重臣們召開一次小朝會?!?/p>
【“陛下,各地災(zāi)情已經(jīng)有所緩解,京城郊外的難民也都走的差不多了,除了六萬難民子弟兵的家眷外,還有十多萬人想要報答陛下天恩,不知這些人該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