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的好!罵的痛快!”
朱元璋拍案而起,聽的心潮澎湃。
這才是他老朱家的子孫!
“這孩子果然沒讓我們失望!”朱標(biāo)同樣聽得振奮人心。
面對諸多大臣們的咄咄逼人,能毫無懼色,說出如此慷慨激昂之語,足以說明朱由檢心智之堅定。
作為太子,朱標(biāo)知道這并不容易。
尤其是在大明已到窮途末路之際。
目前能勉強(qiáng)治理國家的只有這些大臣。
得罪了他們,就相當(dāng)于斬斷了手臂和腿腳,日后不僅要獨自面對所有的朝政,或許還要與天下的士大夫和讀書人為敵。
更有甚者,或許有人在民間以訛傳訛,將朱由檢說成是個昏庸無道的皇帝,留下萬世罵名。
他其實并不需要這么做,只需要老老實實做一個守成之君,跟大臣們合作一起治理國家,舒舒服服當(dāng)自己的皇帝。
可他偏要打碎這一切,徹底掀了桌子,不給他人留情面,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魄力。
如果換做其他皇帝,或許早就已經(jīng)向大臣們妥協(xié)了。
他真的在履行小時候的承諾,要重新分配利益。
“怪不得這孩子小的時候要學(xué)醫(yī),估計他早就預(yù)料到有今日。”朱元璋意味深長的說道。
當(dāng)初朱由檢還小的時候,說要立志學(xué)醫(yī),懸壺濟(jì)世,他還對這個孩子很失望。
但現(xiàn)在,當(dāng)朝堂上所有人都是敵人的時候,學(xué)醫(yī)的用處可就太大了。
雖然俗話說醫(yī)者不能自醫(yī),但至少能看得懂別人開的藥方到底有沒有貓膩。
可別小瞧這個本事。
有時候,別人多加一味藥,可能就是致命的毒藥。
外行人看不懂,稀里糊涂喝了,也就稀里糊涂死了。
但如果能看得懂,就不會有人膽敢輕易在藥上面做文章,這就大大提高了朱由檢的生命安全。
大明其他時期的人們,尤其是朱由檢的狂熱粉,在聽到天幕里的那番言論后,也都是一陣狂呼。
“說的太好了,他確實配得上鐵骨頭、硬漢子這個稱號!”
“我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p>
“太提氣了,看得我爽死了!”
眾人都被朱由檢的話給爽到了,尤其在看到那些氣焰囂張的大臣們,終于有人懲治了以后,更讓他們心中深深吐了一口惡氣。
百姓心中自有一桿秤。
那些大臣們?nèi)祭?、以?quán)謀私,只要是明事理的人都能看得出來。
人們當(dāng)然希望這些人可以得到應(yīng)有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