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朱元璋冷笑一聲,目光中閃爍著凌厲的寒芒。
“咱真是做夢都沒想到,在咱大明朝竟然會出現(xiàn)這種東西?!?/p>
“文官集團,果然不是那小子空穴來風?!?/p>
朱元璋小時候家里窮,沒念過多少書,直到當了皇帝之后,才認真讀了幾本書。
他當然知道黨爭對一個國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黨爭,說的通俗易懂一點,就是內(nèi)斗。
毫不夸張的說,這種斗爭可以讓一個強大的帝國迅速走向滅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朝的牛李黨爭,人們都說安史之亂是引起唐朝滅亡的原因,實際上,在安史之亂爆發(fā)之后,唐朝又延續(xù)了一百多年的時間。
真正讓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其實是黨爭。
朝堂大臣之間你爭我奪,拉幫結(jié)派,把所有的精力全部用來搞死對方上面。
賑災(zāi)、平叛等等國計民生的大事,全都互相掣肘,拒不配合,最終導(dǎo)致國家亂了,大臣們也都毫無作為,還在忙著斗倒對方,直至偌大的帝國轟然倒塌。
朱元璋以史為鑒,制定了很多防止黨爭的辦法,甚至廢除宰相制度,同樣有著這方面考慮。
但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廢除了宰相制度,卻導(dǎo)致文官集團做大,甚至分裂出了黨爭的情況出現(xiàn)。
這就像雪球一點點被滾大,直到朱由檢執(zhí)政之后,黨爭早已成了無法匹敵的龐然大物。
“爹說的倒也不錯。”
朱棣罕見的支持朱元璋的說法。
“朱由檢這孩子還是太年輕了,不明白朝堂是人情世故的道理。”
“憑他說的一番話,讓人一時熱血可以,但要讓人一直為其肝腦涂地,那就難了?!?/p>
大明其他時代的人們也都有相同的擔憂。
越是大明晚期的朝代,人們的認識也就越清醒。
他們深知黨爭的可怕,這有些人早已深陷其中,有時候理想和現(xiàn)實完全不一樣。
朱由檢如此輕信別人,早晚會吃大虧。
而就在人們擔心的時候,【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那塊天幕,忽然出現(xiàn)了一幅畫面。
畫面里出現(xiàn)的是崇禎皇帝吊死煤山之后的場景,好像是在介紹一些忠臣的結(jié)局。
【崇禎皇帝死后,大明滅亡,除他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忠臣為國捐軀?!?/p>
【總督孫傳庭,戰(zhàn)死?!?/p>
【督師盧象升,戰(zhàn)死?!?/p>
【將軍曹文詔,戰(zhàn)死?!?/p>
【將軍曹變蛟,戰(zhàn)死?!?/p>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