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必要這樣嗎?”
永樂位面,漢王朱高煦撓了撓頭。
作為這一朝中最驍勇的戰(zhàn)將,朱高煦一向秉承著戰(zhàn)場上的事,戰(zhàn)場上解決的思想。
既然國家出現(xiàn)叛亂,那么第一時間就應(yīng)該出兵解決。
所有參與叛亂的人,無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蓄意謀反的賊人,都應(yīng)該嚴懲不貸。
這個時候再去糾結(jié)叛亂之人的過去和來歷,實在是有些婦人之仁。
不管別人怎么想,朱高煦都不太認同這樣的做法。
其實不只是他。
就連永樂大帝朱棣,也有點覺得朱由檢在朝堂之上,議論這樣的問題,確實有點浪費時間。
西北叛亂,軍情如火。
分分秒秒都極為珍貴。
說不定就在朱由檢廟堂之上高談闊論時,西北早就已經(jīng)天下大亂。
更何況,朱棣向來是一位鐵血帝王,從不會容忍任何背叛的行為。
而且他本身就是造反出身,對這類事件便更加敏感,更不會像朱由檢那樣有如此耐心,還會考慮什么良家百姓的問題。
不過,朱由檢聲稱那些此時正在造反的賊寇,是曾經(jīng)的良家百姓,并且認為這些人都是他的朋友,這個觀點倒是別出心裁,讓朱棣都意想不到。
“我倒要看看這小子還要說出什么驚人之語。”
朱棣饒有興趣的望著天幕。
……
【“陛下,就算那些人是曾經(jīng)的良家百姓,可他們跟隨賊人造反,便已經(jīng)犯下十惡不赦之罪,怎么還能說是朋友呢?”】
【溫體仁開口詢問道?!?/p>
【這也是其他同僚心中的疑問?!?/p>
【朱由檢點點頭,贊許道:“問的好。”】
【“這就要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造反的衍生潛力?!薄?/p>
【“朕剛剛之所以要與諸位弄清楚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敵人這個問題,就是要證明這件事。”】
【造反的衍生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