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由檢登基之前,朝廷上黨派林立,各自攻伐,任何事情都絕不可能有統(tǒng)一的意見?!?/p>
【哪怕明明知道出臺一項政策,會對朝廷對社稷不好,但只要對同黨有好處,便會不惜一切代價促成政策實行。】
【反之亦然?!?/p>
【唯獨在一件事上,朝廷各黨派大臣們的意見都非常統(tǒng)一,那就是對待民間起義這件事上。】
【無論哪朝哪代,是否有黨爭,大臣們的意見都始終統(tǒng)一,那就是必須要趕盡殺絕,不能姑息養(yǎng)奸?!?/p>
【這倒不是大臣們多么有愛國之情,忠君之志,主要是因為這件事情做起來毫不費力,而且不用得罪任何人?!?/p>
【畢竟那些民間起義都是一些小老百姓,在廟堂高官們的眼中,他們不過是一群螻蟻而已,甚至都不值得讓他們花費精力去思考,全部抹殺便是。】
【朱由檢當(dāng)政,朝堂之上自然不會有黨爭,然而,各路官員們對待民間起義的態(tài)度,還是和以前的朝臣沒有什么不同?!?/p>
【一是民間起義,聚眾造反,朝廷本就是需要零容忍的態(tài)度?!?/p>
【二是起義叛亂,動輒內(nèi)戰(zhàn),將會極大損耗大明自身的力量?!?/p>
【所以說廣寧府一戰(zhàn)后,遼東地區(qū)十年內(nèi)不會再有任何大的戰(zhàn)亂,可這一戰(zhàn)打出來的十年和平,也不能讓民間起義給糟蹋了?!?/p>
【因此,于情于理,大臣們都必須要表明一個一致的態(tài)度,這是他們的責(zé)任,也是他們的義務(wù)?!?/p>
【朱由檢安靜的聽完大臣們的意見后,開口詢問道:“諸位愛卿,在決定如何處置西北叛亂之前,朕還有一個問題?!薄?/p>
【“不知道諸位有沒有也想到過這個問題,那就是西北為什么會出現(xiàn)叛亂?”】
【“這……”】
【剛剛還義憤填膺的大臣們,都被朱由檢的這個問題給難住了?!?/p>
【說實在的,這個問題還真沒有人想到過?!?/p>
【與其說沒有想到過,不如說壓根就沒有想過?!?/p>
【民間起義嘛,自古以來都是常事,誰會閑著沒事去追根究底,非要弄明白民間起義的原因?!?/p>
【廟堂之上,大家講究的都是宏大敘事,既然民間有叛亂,出兵鎮(zhèn)壓即可,何必追尋起義的原因。】
【“朕覺得,如果搞不明白這個問題,就算出再多兵鎮(zhèn)壓,那也都是瞎胡鬧?!薄?/p>
【朱由檢面色嚴(yán)肅,開口說道:“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我想,這才是今日我們主要討論的問題?!薄?/p>
……
“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
聽到這句話,朱元璋皺起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