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華國自古以來的信仰,可謂是五花八門。天神、地神、氣象神、動植物、圖騰、祖先、門神、灶神、財神、喜神、龍王、河神、海神等。人們在心理上認為他們是神秘的、是有意志、感情和超人力量的,對他們充滿崇敬感、恐懼感,希望能獲得他們的保佑和幫助,唯恐他們發(fā)怒會帶來災(zāi)難和厄運。
動物崇拜屬于自然崇拜之一,是以動物或幻想中的動物作為崇拜對象,是狩獵時期,原始人群社會意識的一種反映。
在那個時期,人們生活依賴動物,因而祈求所依賴動物的支持,以滿足生活需要;又因為人們還沒把自己和動物區(qū)分開,故認為動物和人一樣有思想、有感情、有靈魂。
人們?yōu)榱司S持生活需要而捕殺動物,又怕動物的靈魂予以報復,所以對動物進行膜拜,以求得到寬恕。且那時的人們,在動物面前常感到力所不及和無能為力,對動物心存敬畏,故而產(chǎn)生動物崇拜。
幾乎世界上所有原始部族,都有過動物崇拜。例如法國西南部韋澤爾峽谷洞穴群,有舊石器時代遺址147個,25個巖洞有壁畫,其中拉斯科洞穴中約有100個動物形象,是人類最早的藝術(shù)品。其中一幅野牛圖,長達5米,雖然用色單一,卻完美地體現(xiàn)出體積感,和動態(tài)效果,是史前藝術(shù)的輝煌杰作。
我國《山海經(jīng)》里,也有很多歷史傳說人物,或各地區(qū)的神,被描述成與動物相關(guān)的模樣:鳥、龍、馬、牛、羊、虎、豹、蛇、馬、豬;還有很多被描述成“人面獸身”,或“獸首人身”。
在這些動物崇拜中,蛇具有特殊地位。我國古代傳說中,許多神都是蛇首或蛇身,如伏羲和女媧“人首蛇身”,等。
人們崇敬、畏懼蛇,將蛇神化,又希望有“神”能控制蛇,使之不能加害于人。
傳說蛇是有靈性的動物,成了精的蛇,能預(yù)知未來之事。
但看到雌雄二蛇交合,就預(yù)兆會有災(zāi)禍降臨。這種說法有什么來源根據(jù)暫不可考,但民間認為蛇屬陰,又是兇物,且雌雄二蛇交合之事極為罕見,交合時豎首糾纏,狀貌丑惡,故視為不祥。
吳歧一下就驚呆了。說起來,他能這么快就認出這塊青綠色石壁上,雕刻的是兩條巨蛇在交合,而不是什么別的東西,在干別的事,還得多虧自己見慣了燭九陰的巨蛇模樣。
不過……這么大的兩條蛇,究竟是匠人在雕刻時,特意把蛇的體積放大了,還是這里真有這么大的蛇???
這該不會是小蛇(燭九陰)的親戚吧?
吳歧這么想,就偏頭看向一邊的燭九陰,眼里詢問的意思很明顯。
燭九陰吐吐蛇信,有些無奈地告知吳歧,雖然他可能還有別的親戚,或兄弟姐妹之類的,但石壁上雕刻的這兩條,肯定不是他的家族成員——看長相就知道。
吳歧看看燭九陰橫著長的紫色橫瞳,又看看石壁上兩條正在交合的蛇……emmm……行吧,石壁上刻的應(yīng)該只是普通巨蟒?和燭九陰長得確實不像。
但研究完這個問題,吳歧又經(jīng)由這石壁雕刻上的場景,想起自己之前抱著燭九陰閉眼睛,等燭九陰睜開上面那只紅色橫瞳,施展神通,控制那些雞冠蛇時,自己“胡思亂想”的問題——蛇有兩根丁丁吧?好像還是帶“刺”的?
而且,就小蛇這少說也得上百米的體型,那玩意兒得多大?。?/p>
想想都可怕。
少爺正想這些有的沒的,再看那幅巨型石板雕刻,就看到了最“關(guān)鍵”、最能“解答”他問題的部分。
吳歧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這……這些幾千年前的古人,這……這么open的嗎?還……還給特寫?
我滴個親爸哎!除了雙方不是人,這和十八禁故事片有區(qū)別嗎?
吳歧忽然打了個寒戰(zhàn),想起自己平時抱著燭九陰睡覺的樣子(甭管巨蛇形態(tài)還是小蛇形態(tài)),臉都綠了,眼刀沒一秒猶豫,就“嗖嗖嗖”往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的蛇身上戳,顯然被自己突然發(fā)現(xiàn)的“華點”,搞得整個人都不好了,完全忘記不久之前,見到和黑眼鏡一起測試安息香效果回來的巨蛇,還覺得人家整條蛇在發(fā)光,是解救他于水火的勇士呢。
呸!狗屁的勇士!分明就是yin賊!
他哆哆嗦嗦把手指向,不知何故就挨了飼主千百次眼刀,要是這眼刀能化為實質(zhì),蛇腦袋早爛了,滿眼茫然無措看著他的燭九陰,用同樣哆哆嗦嗦帶著顫音兒的聲音,對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