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語花的瞳孔,難以抑制地外擴。這是人在情緒波動比較劇烈,如緊張、激動,或光線突然變暗時,會產(chǎn)生的生理反應。
可吳歧的話還在繼續(xù),“而且,就算我們的感情升華了,你能接受我身邊有其他人?能接受你無論于公于私,都不是我心里最重要的?能接受我發(fā)生什么事,第一個通知的不是你,而是別人?能接受我生病了,你無法在我身邊照顧?而你遇到問題時,我十有八九不在你身邊,也無法及時趕到你身邊,甚至我那邊正好有什么事,你都聯(lián)系不上我?”
“你要受的委屈,和要做的退讓,實在太多太多了。你為了擔起解家,吃的苦、受的罪已經(jīng)夠多,沒必要再來我身邊,討更多的苦?!?/p>
“當然,這只是我主觀上的意見,聽不聽在你?!?/p>
說到這兒,吳歧才頓了頓,既是讓自己緩口氣,也是給解語花緩沖時間。
他在心里默念幾個數(shù)后,才又接著說:
“除了這些事,我認為我們之間,還隔著“解當家”這一層。我是干什么的,你又是干什么的,哥你應該很清楚吧?”
“小歧,如果你介意這個,我可以……”解語花道。
但吳歧打斷了他的未盡之語,“你別說你愿意為了我,放棄當家人身份什么的——我不需要?!?/p>
“盡管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你當然可以為了感情,選擇放棄自己現(xiàn)有的事業(yè),包括解家的一切。但——”
“首先,你別說這是為了我,我沒讓你這么做;”
“其次,我認為,盡管你從小吃了很多別人沒吃過,甚至難以想象的苦,可換個角度來想,你從小生活在解家這樣的人家,過得是比普通人不知優(yōu)渥多少的生活?!?/p>
“你至少不用擔心自己的衣食住行,不用擔心自己交不起房租、學費;你沒有車貸、房貸,沒有給父母養(yǎng)老的壓力;不用掙扎在溫飽線上,為自己有了上頓沒下頓焦慮?!?/p>
“就算你接手解家時,解家內(nèi)憂外患,好像隨時都能分崩離析??墒菟赖鸟橊劚锐R大,解家就算分家,你能得到的,也遠超大部分人一輩子的努力,對不對?”
“而且,你既享受了家族,給你帶來的優(yōu)質(zhì)生活,那你承受那些壓力,承擔那些責任,包括此生為家族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不是應該的嗎?做人不能“既要又要”,光享受,不付出吧?”
“再說,或許現(xiàn)在的你,在某些行當已經(jīng)闖出自己的名號。但在你有自己名號之前,人家知道你、認識你,愿意敬你三分、給你面子,是因為你是解、家、人——人家先認識解家,才認識你,繼而愿意和你結交。否則單憑你解語花,一個“無名無姓”的毛頭小子,人家知道你是哪個?早讓你一邊玩兒去了?!?/p>
“先敬羅衣,后敬人。這道理,花哥你不會不懂吧?”
“你的日子其實已經(jīng)不錯了。你過這種日子的時候,你想過、知道全國還有多少省市、區(qū)縣、鄉(xiāng)村,多少億人還過著困苦的生活嗎?你知道有多少人,每個月的收入不足1000元,沒房沒車,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嗎?”
這個話題好像開啟了某種奇異、詭異、獨特、不合常理的開關,導致本來在談論感情問題的兩個人,不,是解當家,單方面聽心儀的弟弟,巴拉巴拉巴拉,開始和他講“百姓如何如何苦,人民如何如何苦”,“看不起病,上不起學,全家窮得叮當響,恨不得只有一條褲子,是真正的家徒四壁,小偷來了都得留下200塊錢,幫助改善伙食”,“廣大干部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我要為脫貧攻堅,為早日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建設人民安居樂業(yè),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奮斗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