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
……
這一日,蘇寧召來了幾位心腹近臣。
“朕日理萬機,縱是宵衣旰食,亦感力有不逮?!碧K寧開門見山,對下方的方孝孺、鐵鉉等人說道,“國事繁雜,需群策群力,亦需提綱挈領。朕決議,設立‘內閣’。”
“內閣?”幾人面面相覷,對這個新名詞感到陌生。
“不錯,”蘇寧解釋道,“內閣者,乃朕之咨詢機構。朕會擇選數位大學士入值文淵閣,協(xié)助朕處理政務。凡六部、各地呈報之奏章,可由內閣先行閱覽,附上處理建議,謂之‘票擬’,再呈報于朕最終裁定。如此,可節(jié)省朕披閱瑣碎事務之精力,專注于軍國大事。”
方孝孺聞言,沉吟道:“陛下此意,是欲集思廣益,確能提升效率。只是……這內閣大學士,權責如何界定?”
蘇寧看了他一眼,深知這位老臣的擔憂所在,明確道:“方先生放心,內閣僅有建議之權,即‘票擬’之權,而非決策之權。最終批紅、用印之權,仍在朕手。所有奏章,未經朕之御覽核準,不得下發(fā)?!?/p>
他頓了頓,語氣不容置疑:“內閣,是朕的助手,是朕的智囊,但絕非分割皇權之機構?!?/p>
接著,他又拋出了另一個配套機構:“此外,朕身邊還需一個更直接、更機要的辦事班子,名曰‘秘書室’。”
這個名稱更加直白,也更能體現其屬性。
“秘書室之成員,皆由朕親自挑選的年輕、精明、可靠的官員充任,不看重資歷,只看重能力與忠誠。他們負責整理奏章摘要、傳達朕之意旨、保管機密文書、跟進各項政令落實之進度,直接對朕負責?!?/p>
鐵鉉若有所思:“陛下,如此看來,秘書室更像是您的貼身文書與耳目?”
“可以這么理解?!碧K寧點頭,“內閣在外,負責初步梳理政務,提出方案;秘書室在內,貼身服務,確保朕之意志能準確、迅速地傳達與執(zhí)行。兩者相輔相成,但核心在于,”
他加重了語氣,“秘書室完全服務于朕,是朕意志的延伸,不受任何外界衙門掣肘?!?/p>
這一番布局,清晰地勾勒出蘇寧心中理想的權力運行圖景:內閣作為外腦,提供專業(yè)建議,分擔瑣碎事務;秘書室作為內廷手足,確?;蕶嘀噶畹臅惩o阻與絕對權威。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而最終的決策權,則被他牢牢地握在掌心。
通過這一系列精巧的制度設計,蘇寧在推動波瀾壯闊改革的同時,也將帝國的權柄,前所未有地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中。
他深知,唯有大權在握,毫無顧忌,才能駕馭著大明這艘巨輪,沖破舊時代的迷霧,駛向他所規(guī)劃的、那片廣闊而嶄新的未來。
……
天工元年,夏,南京。
新帝蘇寧設立“內閣”的消息,如同在本就因新政而波瀾四起的朝堂上,又投入了一塊巨石。
文淵閣,這個昔日相對清冷的藏書之所,一夜之間成為了整個大明權力場目光聚焦的中心。
皇帝明發(fā)上諭:內閣設大學士七員,秩正五品,雖品級不高,卻“侍從左右,以備顧問,票擬章奏,參預機務”。
這“參預機務”四字,足以讓所有嗅覺敏銳的官員心跳加速。
雖明言僅有“票擬”建議之權,但誰都知道,能日日接近天顏,能最先閱覽天下奏章并提出處理意見,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無形的權力!
這七把文淵閣內的交椅,在眾人眼中,已然成了通往帝國權力核心的七張通行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