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是,”姚廣孝低聲道,“監(jiān)軍制度一旦在北平扎根,王爺這些年培養(yǎng)的勢力,恐怕就要被連根拔起了?!?/p>
朱棣沉默良久,突然問道:“道衍,你說如果現(xiàn)在……”
他沒有說下去,但姚廣孝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王爺,時機未到?!币V孝搖頭,“現(xiàn)在動手,就是謀逆。我們要等……”
“等什么?”
“等藍玉先動手?!?/p>
洪武二十一年的這個冬天,北平衛(wèi)的監(jiān)軍制度改革在明槍暗箭中艱難推進。
而這場改革的背后,是大明王朝權力格局的深刻變革。
遠在南京的蘇寧,收到徐輝祖的密報后,只是淡淡一笑。
“四叔,我們的游戲會越來越刺激,希望你能真的強大一些?!?/p>
……
洪武二十二年初春,南京城卻是再次飄起了細雪。
謹身殿內,朱元璋與朱標對坐議事,面前的紫檀木案上攤開著一本厚厚的功勞簿。
“標兒,你看看允熥這些年的作為?!敝煸笆种篙p輕敲擊著功勞簿上密密麻麻的記錄,“監(jiān)軍制度整肅軍紀,大明錢莊充盈國庫,孝陵學堂培育人才……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利在千秋的大功啊。”
朱標仔細翻閱著,臉上難掩自豪:“父皇說的是。允熥雖然年幼,但見識卓絕,實為難得?!?/p>
“按祖制,郡王之上當晉親王。”朱元璋目光深邃,“朕有意破例,晉允熥為親王,你以為如何?”
“什么?”朱標聞言一驚:“父皇,允熥今年才十一歲,如此早封親王,恐怕……”
“哼!恐怕什么?”朱元璋打斷他,“允熥的功勞,抵得上十個親王!朕聽說他在軍中推行監(jiān)軍制度時,那些老將最初都不服氣。結果呢?他用大明錢莊的特別津貼和明熥商行的低價物資,硬是讓監(jiān)軍們在軍中站穩(wěn)了腳跟。這份手腕,就是滿朝文武也找不出幾個!”
朱標猶豫道:“兒臣是擔心……如此破例,會不會引起其他皇子皇孫們的不滿?”
朱元璋冷哼一聲:“他們要是有本事,也做出允熥這樣的功業(yè)來!朕向來賞罰分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p>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飄落的雪花:“更何況,現(xiàn)在北元雖敗,余孽猶存;朝中勛貴,尾大不掉。允熥這些新政,正是治國良方。朕要借晉封親王,告訴天下人:凡是利國利民的新政,朕都會鼎力支持!”
朱標見父皇心意已決,便不再反對:“那父皇準備給允熥什么封號?”
朱元璋轉身,眼中閃過一絲追憶:“吳王?!?/p>
“什么?吳王?”朱標震驚地抬起頭。
這個封號非同小可,朱元璋在稱帝前就曾被小明王韓林兒封為吳王。
將這個封號賜給蘇寧,意義非凡。
“沒錯,就是吳王?!敝煸罢Z氣堅定,“朕起于吳地,成就帝業(yè)。如今允熥的創(chuàng)新變革,頗有朕當年的氣魄。這個封號,非他莫屬!”
“父皇,你確定選擇允熥為皇太孫了?”
“不!這是你該考慮的問題,咱就不越俎代庖了?!?/p>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