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水,在紫禁城的紅墻黃瓦間悄然流逝。
表面上,蘇寧是御前最得臉的小太監(jiān)之一,他跟在少年天子康熙身后,低眉順眼,辦事利落,將那結(jié)巴怯懦的形象維持得恰到好處。
暗地里,蘇寧的行動卻從未停歇。
一方面,憑借御前行走的便利,不動聲色地打探著《四十二章經(jīng)》的消息。
那些關(guān)乎大清龍脈的經(jīng)書,是他為自己預留的、或許能攫取最大利益的籌碼。
另一方面,他更是盡心盡力地“協(xié)助”康熙訓練那批布庫少年。
蘇寧將在現(xiàn)代所知的格斗技巧、發(fā)力法門,巧妙地融入摔跤動作中,使得這群少年侍衛(wèi)的實戰(zhàn)能力提升顯著,博得了康熙越來越多的贊賞和器重。
“小桂子,你果真沒讓朕失望!”康熙看著場中身手越發(fā)矯健的布庫少年,眼中滿是激賞,“待到他日……朕必不負你之功!”
話語雖未說盡,但那鏟除權(quán)臣、還政于朝的決心已表露無遺。
信任與日俱增,甚至到了某種近乎“不拘形跡”的地步。
連康熙夜間召幸后宮妃嬪時,竟也時常點名讓蘇寧在寢殿外間侍候,美其名曰“機靈,使喚起來順手”。
或許在康熙看來,一個去了勢的太監(jiān),與家具器物無異,根本無法構(gòu)成任何威脅。
然而,康熙做夢也想不到,每當他心滿意足地離開,自以為雨露均沾、皇嗣綿延有望之時,
一道幽靈般的身影,便會在他離開后的第二個夜晚,悄無聲息地潛入那處剛剛承恩的宮苑。
蘇寧利用對宮廷巡邏規(guī)律的掌握和空間能力帶來的便利,避開所有耳目,如同暗夜中的貍貓,精準地找到目標。
那些剛剛被皇帝臨幸、心中或許還殘留著幾分榮耀與期盼的妃嬪,在驚駭欲絕中,往往會看到白日里那個恭敬謹慎的小桂子,此刻眼中卻燃燒著截然不同的、充滿侵略性與占有欲的火焰。
“娘娘莫要聲張,”他的聲音低沉而危險,早已沒了平日的結(jié)巴,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壓迫感,“您說,若是讓皇上知道,昨夜承恩之人,今日又與人暗通款曲……他會如何處置您,以及您背后的家族?”
冰冷的威脅如同淬毒的匕首,抵在那些年輕妃嬪的心頭。
她們?nèi)雽m雖是為了榮耀家族,但更珍惜自己的性命。
一旦丑事敗露,等待她們的絕不僅僅是冷宮那么簡單,而是三尺白綾或者一杯鴆酒,甚至還會連累母家。
在極度的恐懼和蘇寧半強迫半蠱惑的手段下,大多數(shù)人只能選擇屈從,將這份屈辱與秘密死死埋藏在心底。
“再說,我來的時機都是恰到好處,你不說,我不說,誰又能知道呢?皇上的起居注可是記錄他剛剛來寵幸過得?!?/p>
“你……到底是什么人?”
“還在還重要嗎?只要你大喊一聲,你和你的家族都完蛋了。”
“嗚嗚嗚……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嘿嘿,你說呢?”
“……”
于是,在這森嚴壁壘的紫禁城內(nèi),出現(xiàn)了一幅極其荒誕的景象:康熙皇帝的“龍精虎猛”仿佛得到了上天庇佑,每一次臨幸似乎都精準地播下了龍種。
后宮之中,接二連三地傳出妃嬪有孕的喜訊,椒房之寵,仿佛格外綿長。
前朝的文武百官聞訊,無不歡欣鼓舞,紛紛上表稱賀,歌頌少年天子“天命所歸”、“圣體康健,乃國朝之福”、“皇嗣興旺,江山永固”。
歌功頌德之聲,不絕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