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袁紹的外甥高干,未來與袁尚交好,突然起身說道:“今日聽三位公子高見,末將以為三公子所言極是,我軍當勇往直前,不可有絲毫退縮之意。不像有些人,只知畏首畏尾,恐難成大事。”說罷,還特意瞥了袁譚一眼。
袁譚心中怒火中燒,卻又不好發(fā)作。辛評在一旁見狀,心中更是焦急,他輕輕咳嗽了兩聲,起身說道:“各位,如今我軍剛吃敗仗,元氣未復(fù),當務(wù)之急是穩(wěn)定局勢,而非盲目冒進。大公子此前之策,亦是從大局考慮,并無不妥?!?/p>
那高干卻不依不饒:“辛先生此言差矣,若事事都求穩(wěn),何時才能成就大業(yè)?我等追隨主公,自當以進取為要。”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竟在宴席上爭論起來,眾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
逢紀在一旁冷笑一聲,開口道:“辛評,你莫要為袁譚強辯了。如今這形勢,誰都看得明白,只有敢于出擊,才能占據(jù)主動?!?/p>
許攸也跟著附和:“正是,若總是按兵不動,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我袁家無勇?”
田豐面色一沉,站起身來,大聲說道:“汝等休要在此胡言亂語!如今我軍外有強敵,內(nèi)有隱患,若不先穩(wěn)固根基,貿(mào)然出兵,只會陷入萬劫不復(fù)之地。”
沮授也點頭道:“田兄所言極是。主公,當下之計,還是應(yīng)如大公子所說,先休養(yǎng)生息,再圖后舉。切不可因一時之氣,而壞了大事?!?/p>
袁尚與高干交好的緣由,實則錯綜復(fù)雜。袁紹對幼子袁尚寵愛有加,這在袁家眾人皆知。高干身為袁紹的外甥,為了能得到舅父更多的關(guān)注與賞識,自然將目光投向了袁尚。
袁尚年紀尚輕,在權(quán)力的角逐場上,手中所掌握的支持力量遠不及嫡長子袁譚。袁譚身為嫡長子,憑借著這一先天優(yōu)勢,引得眾多文臣武將以及世家大族暗中支持。高干深知,在袁家的權(quán)力格局中,緊跟袁紹的喜好才是明智之舉。
于是,高干主動與袁尚靠近,與他玩得頗為要好。對高干而言,通過與袁尚建立親密關(guān)系,不僅能讓自己在袁家的地位更加穩(wěn)固,或許還能在未來的權(quán)力分配中獲得一席之地。而袁尚呢,面對實力強勁的袁譚,也急需拉攏一些勢力壯大自己,高干的靠近,自然讓他欣然接受。
袁紹坐在主位上,臉色陰晴不定。他看著下面爭論不休的眾人,心中越發(fā)煩躁。他知道,田豐和沮授說的有道理,但今日袁譚被他斥責,若現(xiàn)在又完全支持袁譚的主張,自己的面子又往哪里擱?
沉默良久,袁紹終于開口道:“都住口吧!今日之事,暫且到此為止。至于今后如何行事,容我再做思量?!闭f罷,他一甩衣袖,起身離席,眾人見狀,也紛紛起身,各自散去。
袁譚看著袁紹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自己必須要有所行動了,否則,在這袁家的世子之爭中,他將徹底陷入被動。而袁熙和袁尚在一旁低聲交談著,不時看向袁譚,眼神中滿是得意與挑釁。
辛評走到袁譚身邊,小聲說道:“公子,今日之事頗為不妙,您須得早做打算啊?!?/p>
袁譚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辛先生放心,我不會坐以待斃的。他們既已對我步步緊逼,我定要讓他們知道,我袁譚也不是好惹的?!闭f罷,他握緊了拳頭,大步向自己的營帳走去,夜幕下,他的身影顯得孤獨而又堅定。
田豐和沮授看著袁譚離去的方向,心中皆是憂慮。沮授輕嘆一聲:“袁氏兄弟如此內(nèi)斗,只怕會給袁家?guī)泶蟮湴 !?/p>
田豐微微皺眉:“如今只能寄希望于主公能早日看清形勢,讓三位公子放下成見,齊心對敵,否則,袁家的霸業(yè)只怕是要化為泡影了?!眱扇藢σ曇谎?,皆是滿臉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