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落地,仿若一顆火種投入干柴,瞬間點燃了將領們的熱血。眾人紛紛抱拳,高聲回應:“愿隨主公出征,萬死不辭!”聲音整齊而洪亮,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震得議事廳的房梁都微微顫動。只見將領們個個眼神熾熱,有的摩拳擦掌,有的緊按劍柄,早已迫不及待奔赴戰(zhàn)場,為江東的榮耀而戰(zhàn)。
一時間,議事廳內氣氛熱烈,軍令傳達、任務部署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一場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
顧雍妙筆一揮,討袁術檄文如離弦之箭,飛速傳遍天下。檄文中,袁術對抗朝廷、禍亂蒼生的種種惡行被揭露得淋漓盡致,一時間,天下為之嘩然。百姓們義憤填膺,紛紛痛斥袁術的倒行逆施,各地有志之士也開始重新審視局勢,對袁術的行徑唾棄不已。
與此同時,黃祖與蒯良被孫策放回荊州。荊州眾人本就對孫策極為關注,這一消息傳出,更是讓孫策的大名如烈火燎原般迅速傳播開來。戰(zhàn)場上,孫策謀略過人,指揮若定,成功拿下豫章;談判桌前,他又展現出精明與果斷,與伊籍周旋,最終達成交換條件。這些事跡在民間口口相傳,人們對這位年輕將領的才能和膽識驚嘆不已。
然而,隨著聲名遠揚,一些負面?zhèn)髀勔睬娜粋鏖_。有人說孫策在征戰(zhàn)中手段狠辣,其中最引人爭議的便是他擅殺漢室宗親一事。此消息一經傳出,輿論瞬間炸開了鍋。漢室雖已衰微,但在許多人心中仍具正統(tǒng)地位,孫策此舉被不少人視為大逆不道。世家大族對此尤為不滿,他們在朝堂上、在私下議論中,紛紛譴責孫策,認為他此舉是對漢室的公然挑釁,損害了各方勢力微妙的平衡。這惡名如烏云般籠罩在孫策頭頂,讓他在獲取贊譽的同時,也遭受著諸多質疑與指責。
冀州戰(zhàn)場上,喊殺聲震得人耳鼓生疼,硝煙彌漫,仿若一層厚重的陰霾,將整個天地都籠罩其中。袁紹的軍隊被公孫瓚、劉備與呂布的聯軍逼得節(jié)節(jié)敗退,營帳之中,袁紹眉頭緊鎖,滿臉的焦躁與疲憊。他不停地在帳中踱步,腳下的地面都似要被踏出個坑來,每一步都帶著沉重的無奈。
一名傳令兵慌慌張張地沖進營帳,“撲通”一聲跪地,雙手高高呈上一封書信。袁紹一把奪過,展開匆匆掃了幾眼,原本陰沉的臉上,竟緩緩浮現出一絲詭異的快意,那笑容在這緊張壓抑的氛圍里,顯得格外突兀。
“哼,公路那廝,如今也遭了兵禍!”袁紹冷笑一聲,笑聲中帶著幾分幸災樂禍
,對身旁的田豐、郭圖、馮紀等人說道,“整日憤懣,這下可有的忙了,省得他整日無所事事!”
郭圖連忙賠笑附和:“主公所言極是,袁術自不量力,落得這般下場,也是他咎由自??!”那諂媚的模樣,活像一只搖尾乞憐的哈巴狗。
逢紀則沉默不語,只是微微低下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他心里明白,袁家兄弟本是同根生,如今卻落得這般境地,實在不是什么好事。
田豐聽到袁紹的話,暗自皺了皺眉頭,心中滿是失望與無奈。他上前一步,抱拳道:“主公,雖說袁公路行事多有不妥,但畢竟是袁家兄弟。如今他被馬超、周瑜、孫策圍攻,處境艱難。若我軍此時能伸出援手,助他一臂之力,待日后兄弟齊心,何懼天子的手段
?又何愁大業(yè)不成?可如今主公卻……”田豐沒有把話說完,但言下之意,眾人都心知肚明。
袁紹卻不耐煩地擺了擺手,打斷田豐的話:“元皓,你不懂!他袁術平日里自視甚高,何曾把我這個兄長放在眼里?如今他遭難,便是他的報應!”袁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冷漠與決絕,仿佛眼前的不是自己的弟弟,而是一個無關緊要的陌生人。
田豐還想再勸,卻見袁紹已經轉過身去,不再理會他。他只能暗自嘆息一聲,退到一旁。營帳里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沉默,只有外面隱隱傳來的廝殺聲,打破這壓抑的寧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