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林素素沉得住氣。
轉機發(fā)生在中午,幾個紡織廠女工發(fā)現(xiàn)了這個小攤,對喇叭褲愛不釋手。
林素素不僅讓她們試穿,還親自上身展示效果。
有了活體“模特”,說服力大增,成功賣出了兩條褲子!
初戰(zhàn)告捷,林素素信心大增,立刻著手解決貨源問題。她再次找到了城東胡同里那個南方老板。
這次,她不再是試探的顧客,而是帶著誠意來談生意的。
她沒有一上來就猛砍價,而是先夸贊老板的貨好,樣式新,接著說道。
“老板,您看,我這雖然剛起步,但位置好,就在熱鬧的菜市口。這幾天試了試,年輕人確實喜歡您這褲子,就是覺得價錢有點燙手。您這價錢是省城的價,可咱們這是小縣城,消費力哪能跟省城比?”
南方老板瞇著眼,沒說話。
林素素話鋒一轉,亮出底牌。
“您這貨好,但走量慢吧?藏在胡同里,知道的人少。這樣,您給我個實在的批發(fā)價,我那邊敞亮,就當是個活招牌,肯定能給您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源。
咱們細水長流,不比您有一單沒一單地守著強?我每次拿貨不少于五條,款式由您搭,怎么樣?”
她這番話,既點明了對方的位置偏僻的困境,又給出了合作的好處,可以擴大銷量、穩(wěn)定客源,還給出了具體的拿貨承諾每次不少于五條,顯得既有誠意又有章法。
南方老板沉吟了一下。
他確實覺得這女人有點門道,說話在點子上。
考慮片刻,他報了一個比零售價低了不少,但比林素素預期稍高一點的價格。
林素素心里一喜,但面上不露,又軟磨硬泡地磨下了一點價,最終以一個雙方都滿意的批發(fā)價達成了初步合作。
她還順勢跟老板打聽了一下省城和南邊最新的流行趨勢,默默記在心里。
林素素拿到了相對穩(wěn)定而且便宜的貨源。
但這卻是剛剛開始。
一開始,效果并不理想。
早上來吃早點的大多是趕時間的上班族和附近居民,他們對這奇裝異服投來的多是好奇、驚訝甚至略帶鄙夷的目光。
“哎喲喂!這褲子褲腿咋這么大?跟倆面口袋似的!”
一個端著豆腐腦的大媽嘖嘖稱奇。
“這能穿出去?還不讓人笑掉大牙?”
另一個大叔直搖頭。
“林老板,你這早點鋪咋還賣起褲子了?還是這么……這么新鮮的褲子?”
熟客打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