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外包裝等等,成本大概在兩元多點。
一個禮盒賺一元五角。
相對于他們的正常利潤,利潤點其實并不高,畢竟包裝花了不少錢。
曾友生他們有些不太理解:“我們不應(yīng)該把成本,都用在副食品本身身上嗎?”
黃東勝的回答讓蔣小軍差點沒一口氣嗆死。
只見東勝小同志,站在辦公室里抑揚頓挫的開口。
“人靠衣裝馬靠鞍,就像我?!?/p>
“以前我從不在意自己形象,整天穿著膠鞋晃蕩,于是很多人在我的背后喊我膠鞋佬?!?/p>
“可在長洲我見我老丈人的時候,換了一身西裝,結(jié)果立馬光鮮亮麗,整個食堂都因為我而蓬蓽生輝。”
蔣小軍聽的頭皮發(fā)麻。
他自認(rèn)為已經(jīng)把他的勝哥研究透徹了。
結(jié)果這會他真覺得自己膚淺了。
從未見過當(dāng)著別人面,一本正經(jīng)夸自己長得好,英俊之人……
關(guān)鍵面不改色,一點心里膈應(yīng)都沒有,哪怕別人聽的一身雞皮疙瘩都冒出來了。
可他卻依舊抑揚頓挫,沉寂在其中……
黃東勝的話雖說讓人尬的狂扣手板心。
但通俗易懂,他們慢慢明白他的意思。
主要精神是:
過年親友走動,都會買一些副食品登門。
其實大部分的心思是沉浸在親友走動的喜慶當(dāng)中。
至于副食品好吃不好吃,其實大人很少在意,更在意的是,我提著東西上門的時候。
這個東西能不能給我增加多少面子。
剛好,東勝同志搞出來的這種禮盒,外包裝很好看,顯得特別的有檔次。
專門為過年走親訪友所準(zhǔn)備。
就這樣,一直到了一月三號這天。
黃東勝帶著他的禮包到了縣府。
為了這件事,縣府這邊還弄了一個專門的評判小組。
都是政府里幾個領(lǐng)導(dǎo)同志所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