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蘭搖頭,“別人怎么想我不敢保證,我自己來說覺得很正常,而且真正的朋友本來就是相互尊重,拿你當朋友的,不會在這種事上質疑你?!?/p>
結婚是為了干啥?
是相互喜歡,是兩個人想攜手同舟共濟,這是夏曉蘭自己的理解。
但總有一些人會理所當然對別人的選擇指手畫腳,什么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什么不結婚老了沒人照顧……可結了婚的,誰照顧誰還不一定呢。
女性在婚姻中付出的隱形成本太高了。
要承擔家務,要生育,還要教養(yǎng)孩子,做這些事的同時,好多女人還要工作。
而男的呢,只要把工資拿回家,好似就能甩著手當大爺,家務不用做,孩子不用管,往椅子上一倒就等著吃飯。
夏曉蘭上輩子當了大齡剩女,不僅是忙于事業(yè)耽誤了人生大事,她基本上是自己主動選擇被剩下的,要踏入婚姻她真的沒勇氣——反倒是單著,自己賺錢自己花,有良好的理財規(guī)劃,根本不愁將來的養(yǎng)老生活。當然,她敢那樣選,是因為她靠自己小20年的打拼,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財務自由,所以不懼怕未來的風險。
如果連自己都不能養(yǎng)活的女性,夏曉蘭真不敢朝別人灌輸‘不婚’的想法。
白珍珠就無所謂了,現在也有千萬身家,結不結婚重要嗎?每天要忙的事那么多,要不是家里人催婚,白珍珠自己都想不到這件事。
要夏曉蘭說,遇到合適的、喜歡的就結,沒遇到也不必勉強自己,非得需要“婚姻”來向別人證明自己合群。
白珍珠和夏曉蘭談過這事兒,得到了夏曉蘭的認同,整個人更放松了。
曉蘭也說她的意愿才最重要!
雖然嫂子?,撌前准胰?,奶奶更是她至親,她也不必真的要聽她們的。
說的更俗一點,常瑩和她奶奶的人生都是中規(guī)中矩的,和她的選擇完全不同,所謂過來人的經驗指導,對她來說很雞肋!
白珍珠的想法豁然開朗,到了瓊島就嘿嘿笑著問曉蘭:
“你去不去看周誠呀,我能不能跟著你去?”
“你去做什么?”
夏曉蘭隨口問道,白珍珠滿臉都寫著期待:
“你和周誠婚禮那天,我碰見潘三哥了,我一直很好奇潘三哥的實力,可惜沒能一戰(zhàn),那天喝完喜酒就忍不住向潘三哥約戰(zhàn)了,他說你們大喜的日子不宜打打殺殺,不如改日再約!”
所以你就跑來瓊島約戰(zhàn)了?
——騙子,還說自己是逃避家人催婚,明明是故意跑來找潘三哥打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