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此子只是不慎污了卷面?”
陶潛心中一動,起了愛才之心,改變了主意。
無論如何,先看看此人的策問寫得如何,再下定論不遲。
他重新鋪開卷子,將目光投向最后的策問部分。
這一看,渾濁的一對老眼如同被磁石吸住,再也挪不開眼。
起初,他還能保持冷靜審閱的姿態(tài)。
但越往下讀,呼吸便越是急促,昏花的老眼越來越亮,持卷的手甚至開始微微顫抖。
文中源自田野鄉(xiāng)間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飽含血淚的控訴與近乎悲鳴的吶喊,毫不掩飾對官僚體系的質(zhì)疑。
一字一句,仿佛帶著千鈞重量,重重敲擊在他這位老臣的心坎上。
這已不是一篇策問,更像是一篇為民請命的血書!
讀到激憤痛切之處,陶潛仿佛能看到那書寫者一邊流淚一邊揮毫的模樣。
而那卷面上的淚痕,此刻在他眼中,已不再是污跡,而是至誠至性之情的烙印。
“啪!”
陶潛再也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一拍案幾,霍然起身。
由于動作過猛,他身形不禁晃了一晃,引得周圍幾位大臣一陣擔憂。
“陶老慢著些?!?/p>
霍端孝和諸葛哲連忙起身攙扶。
但陶潛渾然不顧,抓起那份帶著淚痕的考卷,步履踉蹌地沖向御階。
李徹正專注于手中一份卷子,被陶潛的動靜驚動,連忙關(guān)切道:“陶老,何事如此急切?當心腳下,莫要摔著了!”
陶潛卻已來到御案前,也顧不得太多禮節(jié),雙手將那份考卷高高舉起:“陛下!陛下!此文。。。。。。此文您一定要看!老臣。。。。。。老臣。。。。。?!?/p>
李徹見他如此情狀,心知必有非凡文章出現(xiàn)。
他接過卷子,入手便覺紙張有些異樣。
目光落下,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帶著淚痕的卷面。
只是這一眼,李徹心中便是一動,嘴角不由微微勾起一絲弧度。
是他!
正是他苦等多時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