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默念師門靜心口訣,轉而看向第三題:
【父親和爺爺加起來八十四歲,已知父親四十五歲,問爺爺多少歲?】
和當初的文載尹一樣,林清源瞬間心算得出‘三十九’這個數(shù)字。
但與此同時,同樣的疑惑立刻在心中浮現(xiàn):
父親怎會比爺爺年紀大?這有悖人倫常理。
但有了前兩題的經驗,林清源的思路也完全打開了,瞬間開始發(fā)散起來。
前兩題,陛下是教導學子不要被文字表象迷惑,要看清本質。
而這一題,陛下的思路陡然一變,竟是反過來,將文字本身的模糊性和陷阱運用到了極致。
‘父親’和‘爺爺’這兩個稱謂,題目中并未限定是誰的父親和誰的爺爺。
它完全可以是‘我的父親’,與‘別人家的爺爺’年齡相加!
這就是一個純粹的文字游戲,考驗的是學子能否突破倫理關系的思維定勢,敢于寫出那個看似荒謬的數(shù)字。
想通此節(jié),林清源再次忍俊不禁,‘噗嗤’笑出了聲。
這一笑不要緊,惹得一眾考生怒目而視。
本來題目詭異離奇就惹人煩,你小子一會兒笑一聲,還讓不讓人答題了?
“那位考生!”臺上的學官終于忍不住了,出聲呵斥,“考場之內,不得喧嘩!”
“警告一次,若再無故發(fā)笑,擾亂考場,立即逐出!”
林清源連忙斂容,拱手致歉,心中卻無多少懼意,反而覺得暢快。
他提筆,毫不猶豫地在答卷上寫下:
【三十九歲】。
有趣啊有趣,這皇帝是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啊。
這接連三道詭辯之題,莫說是其他學子一頭霧水了,怕是自己的同門中都有人轉不過來彎來。
其實在鬼谷門派內部,大家對這位陛下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只是知道這位陛下很能打,甚至比先帝的功績更勝一籌,并且對百姓很好,但對世家大族態(tài)度很差。
而在諸多門生之中,有不少人就是出自世家大族,自然對他印象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