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軍功不封爵,這是幾百年來的硬性標準。
前朝有所寬松,有不少文臣得了爵位,但都是停留在‘伯’這一等級。
可以說,伯爵就是為有功的文臣專門準備的,而且必須是對開國有巨大貢獻的文臣。
在奉國文臣中,如錢斌這樣的從龍之臣,陶潛這樣的大儒,都未能得封國公,大概率只是個伯爵。
而霍端孝比起二人只是個小輩,卻能得封公爵,這讓滿朝文武都有些詫異。
卻聽?wèi)讯骶従彽莱鲋家猓?/p>
“經(jīng)緯之才,王佐之器。
既能運籌定策,決勝千里;亦可披堅執(zhí)銳,親冒矢石。
獻策定奉天之基,督戰(zhàn)成遼陽之捷。
文可安邦,武能定國。
朕每親征,必以中樞相托,從未有失。
封輔國公!”
輔國公,取輔佐君王之意,強調(diào)其定鼎社稷的宰輔之功。
若是細細品來,霍端孝的確當(dāng)?shù)闷疬@個名號。
他從未錯過奉國任何一件大事,每次李徹的重要決策背后都有他的影子,絕對算得上是李徹的謀主。
而李徹對于霍端孝封公爵的解釋,并不止于此。
人家霍端孝帶兵打過仗!
征討契丹時,霍端孝是曾經(jīng)作為一路統(tǒng)帥,加入戰(zhàn)斗的。
而在其他戰(zhàn)場上,霍端孝雖然出手不多,但偶爾也會親自上陣殺敵,甚至有過斬將記錄。
這樣的一位能文能武的謀主級人物,又帶過軍隊有過軍功,為何不能封公爵?
于是,在聽過霍端孝封爵理由后,一眾文武皆是拜服。
霍端孝板板正正地向李徹行禮,轉(zhuǎn)而退到文臣前列。
“黎晟,上前聽封?!睉讯饔趾暗馈?/p>
上百人側(cè)目之下,黎晟也是身體發(fā)抖地走上前。
懷恩繼續(xù)念出黎晟的封詞:
“滄溟霸主,水師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