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馮吉與他唯一的聯(lián)系,便是曾與右相有過師徒之誼。
右相是他的人,這是朝野皆知的。
所以,馮吉便順理成章地披上了奉王一黨的外皮,肆無忌憚。
“既然他是你的人,此人該如何處置,徹兒你打個主意吧。”慶帝淡然道。
馮吉聽到這話,頓時面露狂喜之色。
太好了,是奉王,我有救了!
李徹只是冰冷地看了他一眼,隨即向慶帝拱手道:
“父皇,兒臣并不識得此人,至于如何處置,還請父皇容我問詢一番。”
“可?!睉c帝微微頷首。
馮吉再遲鈍,也反應了過來,李徹這完全是公事公辦的態(tài)度啊。
還未等他多想,李徹突然的質(zhì)問聲,嚇得他渾身一顫。
“馮侍郎!”
李徹的聲音一如既往的冷冽,卻透著一絲壓抑的怒意:
“本王今日奉旨問你,為何禮部此次送給天竺使節(jié)的回禮清單中,赫然出現(xiàn)了大量醫(yī)工書籍?你可知,這是什么行為?”
馮吉低頭叩首,額前冷汗涔涔:“殿下英明,此事確與微臣有關,但臣絕無失職之意?!?/p>
“此事乃是慣例,禮部少儲經(jīng)史子集,唯大量工巧書籍存庫,以此充數(shù)也是無奈之舉?!?/p>
他試圖將聲音放柔,以消解李徹憤怒,但顯然無濟于事。
“慣例?”李徹冷笑一聲,未等馮吉辯解下去,便踏步上前一步,“到底是慣例,還是懶???亦是茍且?禮部何時淪落到如此敷衍的地步?”
“這些書本是百工積累、祖先智慧結晶,理應嚴加保密珍藏。
如今卻隨意送與外邦,你是生怕他國學不會我大慶的技術?
若這些書籍流入他國,待到十幾年后,大慶周邊將多出幾十、上百個強大的國家!
到那時候,我們的后代子孫面對外敵環(huán)伺之境地,會不會指著我們的牌位,罵我們目光短淺?!”
馮吉一個哆嗦,仍然匍匐在地,但心中的掙扎已寫在臉上。
他咬牙,硬著頭皮道:“奉王明鑒!臣下實在不曾具體過問此事,全由庫吏負責整理禮單,與臣無關?。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