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馬車,江箐珂跟著李玄堯進了一家不起眼的餛飩鋪,點了兩碗雞湯餛飩。
環(huán)顧四周,江箐珂略有些意外。
“這里你來過?”
李玄堯點頭。
餛飩有點燙,他輕輕吹了幾口氣后,斯斯文文地下口,咬掉一半的餛飩。
江箐珂瞧見,梗了下脖子。
然后,拿起勺子撈了餡兒大皮薄的餛飩,一改以往一口一個的吃相,也跟著吹幾口氣,再一口半個餛飩地吃著。
嗯。。。。。。
細(xì)嚼慢咽,也不錯!
餛飩?cè)怵W緊實鮮香,入口彈韌,湯汁清亮醇美,回味悠長,比御膳房做的還好吃。
難怪李玄堯會帶她來這破地方。
“你經(jīng)常來這里吃餛飩?”江箐珂邊吃邊問。
不同于穆珩食不言的高冷,李玄堯?qū)λ怯袉柋卮稹?/p>
【偶爾會來?!?/p>
看著略有些窄小的餛飩鋪,還有外頭雜亂的街巷,江箐珂蹙眉不解。
“這里又臟又亂的,你這個身份,沒事來這里吃什么餛飩?”
“沒事兒找苦吃?”
李玄堯想了想,似是覺得要說的話有些難,便掏出了炭筆和冊子。
【治國安邦,根在于民?!?/p>
【然民生之事,不在廟堂之上,而藏于市井之間。】
【布衣之憂,無關(guān)國策,卻系于一碗熱湯之暖、一尺布匹之價?!?/p>
【可惜無論是世家子弟,還是高官權(quán)宦,因久坐高堂,只見皆盛世之象,卻不見民間之疾?!?/p>
【殊不知,真正映照國政得失的,正是那街頭胡餅幾文、巷尾米糧幾斗。】
【政出于民意,策生于民間。】
【是以,為政者當(dāng)躬身下察,來到這市井街巷,親眼看,親耳聽?!?/p>
江箐珂看后那幾行略有些潦草的幾行字后,一臉驕傲地輕聲道:“我的夜顏雖然是個啞巴,但以后一定能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