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臺宮內(nèi),青銅鶴燈與日光相交輝映。
始皇帝獨坐案前,指尖摩挲著竹簡上那個“蕭何”的名字,玄色龍袍上的金線在燈下忽明忽暗。
殿角漏刻滴水聲清晰可聞,更顯得這深宮寂靜如淵。
“好一個蕭何?!?/p>
低沉的嗓音在空蕩的大殿里回蕩。
竹簡被輕輕放下,與案上堆積如山的奏章相比,這份來自六國舊址的捷報顯得格外單薄!
可就是這薄薄幾片竹簡,記載著六國遺族百年難解的頑疾。
竟被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吏,用三十日連破諸城!
始皇帝忽然想起那日麒麟殿上,贏子夜舉薦此人時滿朝文武的嗤笑。
當(dāng)時那孩子是怎么說的?
“兒臣只要他腰間一柄劍,殿前三寸舌。”
如今看來,這柄劍斬斷的何止是六國余孽的癡心妄想,更劈開了滿朝公卿的鼠目寸光。
“趙高?!?/p>
侍立在陰影中的中車府令連忙趨前跪伏。
始皇帝卻未看他,目光落在殿外那株新移栽的楚地紅楓上:
“你說,朕這些年來,可曾看錯過人?”
趙高額頭抵地:
“陛下慧眼如炬……”
“朕看錯了扶蘇。”
始皇帝突然打斷,手指在案上敲出沉悶的聲響,
“那孩子太像他母親,心軟?!?/p>
楓葉被風(fēng)吹得沙沙作響,他語氣忽然轉(zhuǎn)冷。
“倒是子夜……隨朕?!?/p>
最后一字落下,案上燭火猛地竄高三分。
趙高屏住呼吸,看見帝王袖中露出一角帛書。
那是黑冰臺密報,記載著蕭何每夜在驛館挑燈記錄的各氏族秘辛。
這個不起眼的文士,竟將六國貴族盤根錯節(jié)的關(guān)系網(wǎng),理得比司農(nóng)府的賬冊還清楚!
“擬詔?!?/p>
始皇帝突然起身,玄袍掃過丹墀驚起細(xì)微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