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網(wǎng)打盡
律樓。
它是刑部東南角的一處三層木樓。
和佛教的藏經(jīng)閣有些類似。
律樓里面不僅僅存放著陳朝以及大周的各種律法之書,還存放著大量的刑部辦案的卷宗!
它歸屬于刑部四司的司門司管理,司門司也是刑部最小最清閑的一個司,看管律樓的是個五十來歲的很是儒雅的老頭兒。
他叫典范,司門司掌固,無品。
但典范這人卻很有品。
他在司門司里呆了許多年,與上官同僚關(guān)系極佳,是朝中所有人眼里的老好人——
老好人的意思是與世無爭。
典范在長樂年間就是司門司的掌固了。
在舊都集慶他也是管理著律樓,女皇遷都薊城,他還是管理著這新建的律樓!
不是典范沒本事,而是這家伙沒后臺沒背景。
雖無后臺,但他確實(shí)有些本事。
許是因?yàn)樗刂蓸情e來無事的緣由,他在律樓里看了許多的律法之書,對而今所行之最新的《大周法典》更是倒背如流!
刑部審案,主審官員遇見棘手的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問典范!
比如某個事件適用于哪個律法條款。
也比如某個罪名按照律法規(guī)定當(dāng)如何去判等等。
他赫然就是大周刑部的法律顧問!
這顧問沒有一文錢的回報,但他卻有求必應(yīng)。
有人說以他之才就算是當(dāng)個訟師也能賺個盆滿缽滿,可偏偏他就喜歡這律樓的清凈,就真的視金錢如糞土。
另外便是他將刑部的所有卷宗整理的井井有條,按照時間,按照地點(diǎn),按照案件的輕重等等分門別類,不管誰要調(diào)閱什么卷宗,他都能很快就將其找出來。
就連嚴(yán)自律當(dāng)上刑部尚書之后也很喜歡典范,曾經(jīng)想過將他提拔起來當(dāng)個比部司的員外郎,卻被典范給婉言謝絕了。
理由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