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準備什么時候證金丹?”映曦知道自己不該問。
這種問題,牽扯太大,不該問才對。
可周映曦確實無法克制住對這個問題的渴望與好奇,又好像是一種證明,她希望通過問這個問題,看到王玉樓的行為和態(tài)度,從而證明什么。
“不知道,這取決于準備和局勢,但兩三年內(nèi)大概率不會動?!?/p>
然而,她肯定是證明不了什么的,王玉樓滴水不漏。
什么時候證金丹,只取決于王玉樓什么時候準備好,沒有具體的時間。
故而,他完全可以避開映曦的試探。
這就能看出王玉樓和周映曦此時真正的不同了,王玉樓正在走向屬于長生者的路,而周映曦,還放不下那些屬于短生種的情念。
但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映曦只有王玉樓了。
可兩人此時心態(tài)的區(qū)別,似乎顯得王玉樓很絕情,他明明聽懂了映曦通過試探表達出來的擔憂和恐懼,但他卻像避開試探一般,避開了對映曦情感的回應。
理論上,玉闕仙尊的實力和能力,都足矣讓映曦為他癡迷,甚至讓兩人的相處變得非常溫情。
但實際上,力量和能量就是會改變?nèi)耍@里改變的不是王玉樓,而是周映曦。
映曦的試探,就是她在面對王玉樓力量層次改變、能量層次改變下的,自我的異化。
這種自我的異化,如果以王玉樓用高明的手段去包容的角度,幫映曦渡過或者說‘掩蓋’。
那么,故事的終局,就會讓映曦徹底的成為王玉樓的附庸,到那時,她才是真的化作了無關緊要的掛件。
修行是自我的突破和重塑,通過修行,王玉樓成為了玉闕仙尊。
可這種變化,又會沖擊王玉樓原本的內(nèi)核,沖擊王玉樓曾經(jīng)構建、當下存在的感情關系。
這種沖擊客觀存在,但玉闕仙尊沒有什么好的解決方案——就和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事情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一樣。
他能做的,就是幫助、引導映曦繼續(xù)走下去。
畢竟,映曦在大天地所有人眼中,都是他的青梅竹馬,也是他的道侶,更是曾經(jīng)幫他跨越修行重要門檻的關鍵人物。
于感情,于利益,于多種維度,他都需要映曦更好的走下去,而非困在壓力和迷茫之中。
當然,當然,其實還有一個批判玉闕仙尊的維度——你憑什么不能給她機會。
這個批判維度即便是玉闕仙尊都沒法反駁,因為拋開一切事實的指責,不代表這種指責是錯的,只代表發(fā)出這種指責的人不是需要真負責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