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機會你不中用!
不多時,他們來到里長魏邏家。
徐聞直言買些官田,位置最好靠近溪水,方便灌溉。
里長笑呵呵地道:“徐相公是秀才,可以免除部分賦稅,早該置下田產(chǎn)了?!?/p>
“眼下永寧鄉(xiāng)有一千畝的官田,徐相公是否全部買下?”
不用問,退婚的事情已經(jīng)傳開了。
否則里長就會詢問徐聞哪來的銀子?更不會推薦一千畝的官田。
所謂官田,包括荒地、前朝遺留的土地,以及籍沒的土地等。
官田由官府直接經(jīng)營,部分官田也可以租給農(nóng)民耕種,但農(nóng)民只擁有使用權(quán),而不擁有所有權(quán)。
“我準備先買五百畝,還請世叔挑個好點的地?!?/p>
說著,徐聞將一兩銀子塞了過去。
里長魏邏家眼睛一亮,不動聲色收下銀子,拍著胸脯保證:“徐相公放心,五百畝包的都是良田!”
東昌府的土地不貴,五百畝良田才花了六百兩銀子。
主要是元末戰(zhàn)亂歷經(jīng)二十余年,江山已是遍地瘡痍,山東、河南、河北一帶成了無人之地,大量土地荒廢。
洪武皇帝朱元璋為了恢復(fù)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經(jīng)濟,平衡人口,鞏固統(tǒng)治,采取了大移民政策。
這些年,朝廷頻繁將山西貧民往山東徙居。
光是洪武二十二年,山西貧民徙居大名、廣平、東昌三府,朝廷就撥了二百六十萬畝官田,讓他們開墾耕種。
朝廷鼓勵購買未開荒的官田,故而價格便宜,官府也樂意操持土地買賣。
購買官田,徐聞不需要往縣衙跑,一切由里長操持。
里長魏邏為人不錯,是個拿錢辦事的主。
僅僅過了一天,他便往來縣衙一趟,領(lǐng)來了契紙。
縣衙派了一個小吏來操辦此事,帶著徐聞、里長幾人前去驗地。
這五百畝荒地靠近一條小溪,屬于中等田。
經(jīng)過一番折騰,最終徐聞買下五百畝土地,得到一張買地赤契以及一張推稅票。
推稅票上規(guī)定每畝征銀數(shù)量,由司吏記錄在黃冊,帶回縣衙。
他雖然是秀才,但只免除部分賦稅。
多余的田地,仍要交稅。
好在朝廷鼓勵百姓墾荒,并免除一年的賦稅。
買地只是開始,后面的一系列事情才是重點。